重庆松山医院专家揭秘:阑尾并非可有可无,三大功能守护肠道健康
重庆松山医院专家揭秘:阑尾并非可有可无,三大功能守护肠道健康
“阑尾是人体最没用的器官之一”,这个观点在医学界已经过时了。重庆松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张超教授指出,阑尾并非可有可无,它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阑尾的三大功能
肠道菌群的“避风港”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以亿计的有益菌群,它们帮助我们消化吸收食物。当服用抗生素或遭遇腹泻时,这些有益菌群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阑尾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为有益菌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阑尾内有一层特殊的生物膜,可以保护有益菌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肠道环境恢复正常后,这些菌群会重新回到肠道,帮助重建生态系统,使肠道功能迅速恢复。
免疫细胞的“训练营”
别看阑尾体积小,它可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一环。研究表明,阑尾能储存和生产免疫细胞,特别是B细胞和T细胞。这些细胞经过阑尾内淋巴组织的训练后,能更好地识别和消灭病原体,保护人体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切除阑尾的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艰难梭菌,复发风险增加了2.5倍。这说明阑尾在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化功能的“助推器”
阑尾上存在多种分泌细胞,可以分泌消化酶等物质,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食物营养。这些物质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新陈代谢能力,维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阑尾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阑尾与溃疡性结肠炎(UC)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1.6/10万。
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因阑尾炎而切除阑尾的人,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会降低。这是因为阑尾作为免疫器官,其功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当患者同时患有阑尾周围炎和直肠炎时,这种现象被称为UC的“跳跃性病变”,有助于医生更早诊断病情。
保留阑尾的新选择
传统上,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切除阑尾。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了新的选择——经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
这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阑尾腔,可以直接观察阑尾内部情况,并进行冲洗、取石等操作。相比传统手术,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手术瘢痕等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够保留阑尾及其功能。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建婷介绍,一位52岁的患者因不明原因腹痛两个月,通过ERAT治疗后症状立即消失。这表明,即使是慢性阑尾炎,也有望通过这种微创技术得到治疗。
重新认识阑尾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阑尾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它不再是那个“无用的器官”,而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如果遇到阑尾炎,不妨先咨询医生是否有保留阑尾的可能。毕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尾巴,可能在你未来的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