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试飞成功:马斯克年度演讲揭秘未来航天
星舰试飞成功:马斯克年度演讲揭秘未来航天
2024年1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基地进行第七次试飞。这次任务本应是“星舰”朝商业化运营迈出的重要一步,但火箭第二级飞船升空后不久与地面失联,并在上升燃烧过程中解体。此次试飞仍取得部分成功,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实现回收。这项复杂的工程技术被视为SpaceX追求火箭完全重复使用的关键一步。
星舰试飞:成功与挑战并存
当地时间1月16日下午4时37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6时37分),“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海滩的Starbase发射场顺利升空。按计划,“星舰”将尝试接近轨道速度,释放10颗模拟卫星,并进行一系列再入和回收实验。然而,在飞行不到8分半钟后,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随后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快速的非计划性解体”。
SpaceX公司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星际飞船在上升燃烧过程中经历了快速的意外解体。团队将继续审查今天的飞行测试数据,以更好地了解根本原因,今天的飞行将帮助我们提高星舰的可靠性。”
特斯拉CEO、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事故后发帖称:“成功是不确定的,但娱乐是有保证的。”此外他发布了一张飞船解体后部分碎片如流星般落下的照片,随后他表示,改进版的“星舰”和助推器已经准备就绪,等待未来的发射。
尽管飞船失联并解体,但此次试飞仍取得部分成功: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实现回收。这项复杂的工程技术被视为SpaceX追求火箭完全重复使用的关键一步。
此次“星舰”的试飞虽遭遇失败,但这符合SpaceX“飞行—失败—改进”的工程理念。马斯克此前曾表示,每次试飞都是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尽管飞船解体带来了不小的技术挫折,但助推器的成功回收显示出SpaceX在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的持续进展。
星舰:人类最强火箭发射系统
星舰是SpaceX研发的新一代飞船,直径9米,净高50米,加上高71米的助推火箭,总体高度达121米,超越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使用的土星五号火箭和执行阿尔忒弥斯一号任务的Block1火箭,成为人类研发过的最强火箭发射系统。
发射前夕,矗立在发射台上的星舰S28和超重火箭(B10)组合体。
星舰具有大载荷、多用途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其运载能力是猎鹰9号火箭的七倍,可以想象,将来如果用星舰来部署星链卫星,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存在。资料显示,载人版的星舰飞船,一次可搭载100名乘客。相比之下,历史上的航天飞机和当今SpaceX的龙飞船,最多只能搭载7名宇航员,俄罗斯的联盟飞船只能搭载3名宇航员。
技术成熟之后,星舰和助推火箭都可以回收重复使用,成为第一款全复用的火箭。在未来,星舰不但可以在近地轨道部署卫星、运送载荷到空间站,还可以通过在太空中补加燃料的方式,飞往更加遥远的月球乃至火星。
星链:全球最大的卫星星座
“星链”系统作为全球建设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使用国家最多的商业低轨通信星座,引领全球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时代。2024年以来,SpaceX公司依靠成熟的火箭复用能力加速推进“星链”星座建设进程,持续扩大在轨卫星数量,并凭借全球覆盖和多域覆盖优势,进一步推进服务落地进程,目前正在为近100个国家超400万用户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
2024年以来,美国SpaceX公司持续加快“星舰”部署进程,由2023年平均每5.8天发射一批,缩短至4.1天发射一批。2024年1月至11月底,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号火箭完成81批“星链”发射任务,共计部署1785颗“星链”卫星,其中包括336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新型卫星。目前,“星链”星座在轨卫星规模达6764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总量超60%,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卫星星座。
SpaceX公司相继推出四代标准版本以及多种衍生版本的星链终端。第一代和第二代终端为碟形天线,现已经产。第三代终端天线升级为方形,设计更为简洁,在减小体积和重量的基础上,性能显著提升。第四代“星链”终端更加纤薄,面积增加了10%,路由覆盖面积由186平方米扩展至297平方米,具备在复杂气象环境下的数据传输能力。2024年5月,SpaceX公司获得美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将第四代“星链”终端的使用范围由固定位置扩展至飞机、船舶和车载等移动设备上。
SpaceX公司凭借“星链”系统的全球覆盖能力,在完成对北美、欧洲及大洋洲市场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亚洲和非洲市场,抢占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先发优势。在亚洲方面,2024年3月,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系统开始为蒙古国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使蒙古国成为第4个开通“星链”网络服务的亚洲国家。2024年5月,美国SpaceX公司在印尼启动“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为该国偏远地区的数百万人提供互联网连接,使印尼成为继菲律宾、马来西亚之后,第3个开通“星链”服务的东南亚国家。在非洲方面,2024年5月,津巴布韦批准“星链”落地运营。博茨瓦纳是非洲第6个使用“星链”服务的国家,其他非洲国家还包括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和斯威士兰。
马斯克:SpaceX将突破万亿美元市值
在得州星城的火箭花园,埃隆·马斯克为SpaceX公司带来了年度演讲,不仅总结了2023年的进展与成就,更展望了2024年及更长远的规划。在演讲中,马斯克放出豪言,SpaceX的市值未来有一天将会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这一豪言壮语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SpaceX凭借其在航天领域的卓越表现,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值钱的私营公司,SpaceX目前的估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100亿美元,仅次于字节跳动,位居全球第二。其内部股份收购价每股高达112美元,远超去年12月的1800亿美元估值。
马斯克对于SpaceX的未来充满信心。他指出,SpaceX不仅是全球发射次数最多的航天企业,还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就为SpaceX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演讲中,马斯克还提到了SpaceX在太空探索、卫星互联网以及载人航天等方面的宏伟计划。他表示,SpaceX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多里程碑式的突破。
对于马斯克而言,SpaceX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他实现个人梦想和愿景的重要平台。他希望通过SpaceX的努力,让人类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并最终实现星际移民的梦想。
马斯克对于SpaceX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期望,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分析认为,随着SpaceX在航天领域的不断深耕和拓展,其市值有望继续攀升。同时,随着全球对太空探索的兴趣日益浓厚,SpaceX的发展前景也备受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