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院:从老馆到新院的华丽转身
吉林省博物院:从老馆到新院的华丽转身
2007年5月8日,吉林省博物院新院奠基仪式在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这座承载着吉林文化记忆的建筑,历经8年建设,于2015年12月正式启用,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地标。
吉林省博物院的前身是吉林省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当时,吉林省政府批准在吉林市江湾路12号筹建吉林省博物馆。1952年1月27日,博物馆正式开馆,标志着吉林省文博事业的开端。
随着吉林省行政中心的迁移,博物馆也经历了多次搬迁。1954年9月,博物馆随省政府迁至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此后,博物馆的业务部门几经调整,先后与伪满皇宫、革命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机构分合。直到2003年9月,吉林省博物院在原吉林省博物馆和吉林省近现代史博物馆基础上正式组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新院的建设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是吉林省博物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新院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由德国GMP公司设计,采用大立面通透式、庭院花园式布局。建筑群体风格典雅古朴,集实用功能与艺术特色于一体。三座展馆呈三角形排列,中间由一座圆形大厅连接,这种“三馆合一”的设计在全国省级城市中尚属首例。
吉林省博物院的馆藏特色鲜明,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95件、二级文物3379件、三级文物14280件。馆藏文物以高句丽、渤海、辽金时期的文物以及中国历代书法绘画、东北抗日联军文物最具特色。近期正在举办的“瓷语千年”古代陶瓷展,精选140余件(套)馆藏精品,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在釉色、彩绘装饰方面的辉煌成就。
2024年,吉林省博物院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博物院积极参与吉林省第四次文物普查,并派出精英力量指导全省近30个博物馆的展陈质量提升。同时,博物院正积极推进近现代史馆和张伯驹馆的建设,预计2025年将与观众见面。这两个展馆将系统展示吉林近现代发展历程和张伯驹先生的文化贡献,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从1951年建馆至今,吉林省博物院见证了吉林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吉林省博物院,不仅是一座收藏文物的殿堂,更是一个传承文化、启迪未来的文化地标。随着新展馆的建设,吉林省博物院将继续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为吉林省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