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勤佛日:一场延续千年的闽南文化盛宴
泉州开元寺勤佛日:一场延续千年的闽南文化盛宴
每年农历腊月廿六,福建泉州开元寺都会迎来一年中最为隆重的“尾敬”勤佛日。这一天,整座古城仿佛都被虔诚的香火气息所笼罩,数万信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共同参与这场延续了千年的宗教盛典。
千年古刹,勤佛传统
开元寺,这座被誉为“泉南佛国第一刹”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后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为开元寺。作为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开元寺见证了泉州从一个海滨小城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历程。
勤佛日,是泉州独特的宗教传统,每月农历廿六举行,而腊月的最后一次称为“尾敬”,正月的第一次则称为“头敬”。这一传统可追溯至宋代,千年来未曾间断,体现了泉州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盛大的仪式,虔诚的祈愿
勤佛日当天,开元寺内外人潮涌动,香火鼎盛。凌晨时分,信众们便开始陆续抵达,为的是能够抢到“烧头香”的机会。寺内灯火通明,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信众们排成长龙,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上午吉时,随着一声悠扬的钟声,勤佛日的重头戏——绕佛仪式正式开始。僧人们身披袈裟,手持香烛,在大殿前集合。信众们则紧随其后,队伍绵延数百米,蔚为壮观。绕佛队伍从大殿出发,绕行东西塔后,再回到大殿前,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绕佛结束后,信众们会领取象征平安的面条,寓意着将平安和祝福带回家。而开元寺周边的西街也变得格外热闹,各种闽南特色小吃、非遗线香、老物件等应有尽有,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文化交融,精神寄托
勤佛日不仅是宗教活动,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闽南人对宗教的虔诚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勤佛日还带动了周边的商业活动,如非遗线香、老物件等特色商品的销售,展现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
开元寺作为泉州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寺内保存了大量唐宋以来的木雕、石雕等艺术珍品,东西塔更是全国最高的石质双塔,体现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
每年的勤佛日都会吸引大量信众和游客前来参与,不仅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播,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这一活动还促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泉州开元寺的勤佛日,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它承载着泉州人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也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泉州,不妨在农历廿六这一天,亲身感受一下这场盛大的宗教庆典,相信它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