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他们用朱砂和伪科学,赚取我们的金钱和生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他们用朱砂和伪科学,赚取我们的金钱和生命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3A0013S00

2013年,某仁堂生产的40多种含朱砂中成药被香港卫生当局责令召回,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舆论对中成药安全性的广泛质疑。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就此撰文,深入探讨了朱砂入药的安全性问题,指出中成药界对朱砂入药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含糊其辞,缺乏科学的研究和论证。

朱砂入药的历史争议

朱砂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最初是道家将其用于炼丹。据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临沅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廖氏家族世代长寿,原因在于其井中埋有十斛朱砂。受此启发,道家开始将朱砂用于炼丹,以求延年益寿。

然而,关于朱砂是否有毒的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魏朝的吴普认为朱砂无毒,而梁朝的甄权则认为朱砂有大毒。与李时珍同时代的何孟春提出,朱砂性寒、无毒,但入火则热而有毒,能杀人。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其表兄的徒弟因服用冲洗过的朱砂而中毒身亡,这也印证了朱砂的毒性。

朱砂的毒性与现代认识

现代研究表明,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其毒性不容忽视。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印度和中国将朱砂入药。南美洲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朱砂的毒性,包括肌无力、身体颤抖、意识不清等症状。在西班牙的阿尔马登,古罗马人发现当地居民因朱砂矿而易患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缩短寿命,因此将该地用作处死奴隶和死囚之地。

中成药界对朱砂入药的争议

某仁堂陷入“朱砂门”事件后,《科技日报》发表了一篇《朱砂入药,无毒》的报道,试图为某仁堂辩护。报道中引用的“专家言论”声称,朱砂如果炮制和配伍得当,遵照医嘱合理用药,不仅无毒无害,更可以治愈疾病。然而,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典型的“垃圾科学”。

事实上,朱砂是不可能被“炮制”和“配伍”到无毒状态的。朱砂的基本化学成分是硫化汞,西方国家早已禁止在内服药中掺入汞元素。汞中毒可侵害多个系统和器官,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肝脏、肾脏和骨骼等。最严重的汞中毒莫过于水俣病,可导致肌无力、意识障碍、视野变窄、失聪、语言表述不清,严重时可致精神失常、昏迷,数周内即可死亡。

中成药与西药在使用毒药上的本质区别

中成药界常以“西药也有毒”为由,为使用有毒物质辩护。但这种观点忽略了中西药在使用毒药上的本质区别:西药的毒药是可控制的、可代谢的,结果明了且可预知;而中成药的毒药则不可控制、不可代谢,结果不明了,且中成药界至今对中药的毒性认识模糊。

以抗生素为例,西医药物学家在使用抗生素时,通过“艾尔利希魔弹实验”、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和分子结构测定等手段,确保药物的安全性。而中成药研究中无法进行这些实验,因此无法预知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成药的“药性”理论的局限性

中成药界常强调“中药讲药性”,但这种理论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寒、凉、温、热”之间的递进关系从未被清晰界定;其次,中成药的成分进出人体的关系不明,重金属进入人体后缺乏有效的螯合剂将其排出;最后,中药的药性往往是中成药生主观标榜,缺乏科学依据。

中成药市场的特殊性

中成药市场与疾病市场和医疗市场的关系并不直接,反而更多依赖于民众的愚昧程度和药品销售回扣。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觉醒,中成药市场面临挑战。2013年九芝堂销售业绩下滑就是一个例证。

结论

为避免受朱砂一类的毒药的危害,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对待中成药的宣传,确保生命安全。中成药界应加强科学研究,确保用药安全,而不是依赖虚假宣传和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