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种植的基本方法及要点
冬虫夏草种植的基本方法及要点
冬虫夏草种植的基本方法及要点
一、栽培条件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需要准备菌种和昆虫两个条件,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昆虫的来源。目前,昆虫主要依靠野生捕捉,人工繁殖这些昆虫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限制了人工栽培的发展。
- 昆虫:冬虫夏草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寄主,也可以利用桑蚕、柞蚕作为寄主。幼虫必须是活的,个体要大且肥胖,数量根据栽培需求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要1000克的幼虫,母种一支,细沙土50公升。
二、栽培方式
冬虫夏草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一种是利用昆虫栽培出与野生冬虫夏草相同的品质,另一种是直接用米饭、PDA培养基或其他固体培养基培养虫草,这种虫草与野生虫草具有相同的功能。栽培时可以选择室内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须培养菌虫,使昆虫在入土之前先感染上这种具有“病毒”性质的菌液,以确保幼虫在入土时已经受到感染,有利于早期死亡、快速出菌和均匀生长。
菌虫培养方法:将制备好的液体菌种用喷雾器喷洒在幼虫身上,也可以将菌液喷洒在桑叶上,幼虫食用后感染病菌。每次喷洒应保持湿润,每天喷洒两次,三天后,这种菌液会渗入虫体内部,感染病菌,使幼虫表现出行动迟缓、昏迷状态,从而可以进行栽培。
瓶栽:瓶栽适合家庭栽培,可以使用清洗干净的普通罐头瓶。在瓶内先铺上2.5-3厘米的细沙土,土壤含水量达到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近,腹面朝下,放平。再盖上3厘米的细沙土,轻轻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用塑料薄膜封口,放置在适宜的室内外温度下管理,避免阳光直射。
床栽:床架栽培是大规模生产的一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室内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室内和室外进行层架栽培,节约空间。床架宽1米,长度根据房间设计而定,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厘米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倒入5-7厘米的细沙土,放入菌虫,距离按照箱栽的方式,再盖上3-5厘米的沙土,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持适当的通风。
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以避免阳光和高温,既防止干旱又保持湿润,适合广大农村进行栽培。畦式宽100厘米,深50厘米,长度不限,四周都能排水。栽培时先铺上5厘米厚的细沙土,然后按照方法放入菌虫,再盖上5厘米的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两端通风,再盖上草莲遮荫降温。
三、管理技术
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涉及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管理。
温度:冬虫夏草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先低后高,宁愿温度过低生长缓慢,也不要过高影响生长。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2~18℃,温度过低生长缓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情况下,在零下40℃仍然不会死亡,但高于32℃就会导致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需要20~25℃的温度有利于生长。
光照: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射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阴林、人工搭阴棚、草莲覆盖等方式遮阴。
空气: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时应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四、采收加工
在自然条件下,冬虫夏草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若今年9-11月栽培的明年5-6月可长出子座,也有在室内3-4月栽培的,当年9-10月长出子座,生长快慢决定品种性质和环境温度,冬虫夏草成熟标准是子座出土伸高3-5cm,顶端以发育成子囊果“毛笔尖”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用竹、木杆轻轻刨开沙土,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伤,采收后用水冲净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保存:冬虫夏草易受潮,必须充分干燥,干燥后立即装入塑料袋或瓶中封闭,防潮保存销售。
如果是家庭种植,瓶栽是个不错的选择,将玻璃瓶洗净后,先在瓶中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要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活体虫放在上面,每瓶中幼虫不要放多了,上面再盖3cm左右的细沙土,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在家养殖冬虫夏草,也可以选择箱栽,木箱、木盆、塑料盆都可以进行种植。要记得在箱子底部和四周要放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在箱中垫5-7cm的细沙土,再放入菌虫,幼虫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不要挨在一起,上面再盖3-5cm的细沙土,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包好。
如果是大批生产的话,那就用床架种植吧,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养殖,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定,用竹或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种植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垫5-7cm的细沙土,放入幼虫,幼虫间的距离自己把握,盖3-5cm的细沙土,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如果是农村种植,畦式种植是个不错的选择,宽100cm,深50cm,长按自己的情况定,种植时先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放入菌虫,然后盖5cm左右细沙土,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注意两端要通风。虫草菌丝生长的时候对空气要求不大,子座快要出土的时候要去掉塑料薄膜,流通空气,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