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百村故事》中的衢州古迹探秘
《柯城百村故事》中的衢州古迹探秘
《柯城百村故事》(全四卷)由政协衢州市柯城区委员会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一部记录衢州柯城区18个乡镇、街道百村故事的重要著作。书中不仅收录了192篇富有文学性和可读性的文章,更承载着衢州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古城遗存:见证千年沧桑
衢州古城墙是衢州历史的见证者。据《柯城百村故事》记载,衢州古城墙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192年),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城墙全长约4.5公里,高约7米,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墙之一。漫步在古城墙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古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据书中记载,城墙在历史上多次修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宋绍兴年间的大规模修筑。当时,衢州知州王十朋主持修缮工程,不仅加固了城墙,还在城墙上修建了敌楼、箭楼等防御设施,使衢州古城墙成为江南地区最坚固的城防之一。
古村落:承载文化记忆
在《柯城百村故事》中,有许多关于古村落的动人故事。其中,石梁镇的麻蓬村尤为引人注目。麻蓬村始建于唐代,村内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被誉为“活着的古村落”。
麻蓬村最著名的当属“九进士”故居。据记载,从宋至清,麻蓬村共出了9位进士,故有“九进士”之称。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更体现了浓厚的耕读文化传统。
古建筑:凝固的历史
《柯城百村故事》中记载的古建筑不胜枚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孔氏南宗家庙。家庙位于柯城区新桥街,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家庙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的大成殿、东西庑、戟门等建筑保存完好,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家庙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每年的祭孔大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柯城百村故事》中还记载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西安高腔、徽戏等传统戏曲。这些戏曲不仅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更深深融入了衢州人的日常生活。
西安高腔是衢州地方戏曲的代表,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著称。据书中记载,西安高腔最早可追溯至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不仅是衢州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遗产。
《柯城百村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衢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古迹和文化传统不仅是衢州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汗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