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的机遇与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的机遇与挑战

引用
中国科技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16/content_286464.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5/doc-ineeyzvc0411388.shtml
3.
https://www.cq.gov.cn/zt/cyscjjq/
4.
https://www.cq.gov.cn/ywdt/jrcq/202412/t20241231_14034002.html
5.
https://www.cq.gov.cn/zt/cyscjjq/xtfz/fzxgj/202501/t20250124_14211236.html
6.
https://www.cq.gov.cn/zt/cyscjjq/xtfz/gjxfmdd/202412/t20241231_14037202.html
7.
http://baike.sc.news.cn/sc/a/2698.htm
8.
https://epaper.cqrb.cn/paper/cqrb/202501/27/content_482888.html
9.
https://www.cq.gov.cn/ywdt/jrcq/202412/t20241222_13912740.html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300个共建项目年度投资超5000亿元,渝昆高铁、江北机场第四跑道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成渝中线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全面提速。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双城经济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0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都的区位优势全面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是成渝合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等项目的推进,成都与重庆之间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航空方面,成都天府机场与重庆江北机场已实现“两场一体”高质量运营,2024年前三季度旅客吞吐量突破1.24亿人次。

能源保障方面,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建成投运,提升了川渝断面输电能力400万千瓦。水利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向家坝灌区一期等工程加快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02

产业协同发展:成都的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成渝两地在产业协同方面成果丰硕。双方共建18条重点产业链,特别是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深度合作。2024年1-11月,川渝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占全国总量超过三成,电子信息产值规模占全国10.9%。

在装备制造领域,两地携手搭建高质量协同发展平台,东方电机水轮发电机组、重庆ABB大型变压器等首台套产品在川渝本地应用。目前,两省市装备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超4100家,产业协同效应日益显现。

03

科技创新合作:成都的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科技创新是成渝合作的重要支撑。两地共建西部科学城,金凤实验室、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等创新平台加速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产业创新方面,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在川渝落地,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产业链布局,也提升了区域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04

开放合作:成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成渝两地携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过3.6万列,2024年1-11月开行5576列、增长11.3%。

在消费领域,两地合力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推出“渝味360碗”美食特色品牌,累计有2000余个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在渝落户。2024年1-11月,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网络零售额增长13.8%。

05

民生福祉:成都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两地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度合作,累计发布4批次355项“川渝通办”事项,日均办理和查询量超过2万件次。超230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互认,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两地高校65个学科结对共建“双一流”学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一场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更是一次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对成都而言,这是一次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成都必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展现更大作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