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青秀区亮相春晚,幕后花絮大揭秘!
南宁市青秀区亮相春晚,幕后花絮大揭秘!
1月2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则名为《年夜饭》的公益广告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心。这则广告的主要取景地,正是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的坛两坡。
坛两坡:一个普通村庄的不平凡故事
坛两坡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西南部,这里居住着近500户人家,约2000名壮族刘氏村民。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明朝年间(公元1622年),先祖从长塘镇留良村迁来,在此扎根。相传,两兄弟在此定居,挖了鱼塘,才有了最初的“塘两”,后来才改名坛两。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庄,如今因为春晚而声名远扬。
坛两坡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2140亩,林地33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每年正月初六,村里都会举办热闹的新春欢度节,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间烟火气。
幕后花絮:一分多钟广告背后的匠心
为了完美呈现这则一分多钟的公益广告,制作团队在坛两坡进行了精心的筹备和拍摄。从道具的精心布置,到演员们一遍又一遍走位排练,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扛着沉重的设备,穿梭在各个场景,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导演对每一个镜头都严格把关,力求完美呈现中国乡村年宴的温馨场景。
乡村振兴的青秀样本
坛两坡能够成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取景地,离不开青秀区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显著成效。
青秀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作为南宁市政治、经济、科技等重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所在地,处于中国和东盟双向沟通的最前沿。在2024年赛迪百强区排名中,南宁市青秀区位列第45名,是广西唯一上榜城区。
青秀区农村地区管辖4个镇(长塘镇、伶俐镇、南阳镇、刘圩镇)、3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约15万人。近年来,青秀区积极响应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 “一镇一主业” 的发展思路,全力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辖区内4个镇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产业规模约达 3万亩,真正实现了镇镇有示范园、村村有示范点。目前,已形成了以水稻、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农文旅协同发展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青秀区规划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与中国农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南地区蔬菜研发中心、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为设施农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助力广西打造一批稻菜全产业链集群。目前,华南研发中心已实施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成功研发出黄泥土快速改良、热区越夏蔬菜露地种植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中国—东盟稻作文化园。
青秀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高效设施农业转变。沿南宁张六城市大道沿线规划打造约3000亩设施蔬菜基地,致力于打造现代智慧农业“青秀样板”。截至目前,已建成设施蔬菜大棚84个,累计试种蔬菜品种30个。培育出的“苹果苦瓜”“白玉苦瓜”“羊角蜜”“水果青瓜”“水果番茄” 等“智慧”农业新品种,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预计全部投产后,高品质蔬菜产量可达1400吨/年,将为市场提供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提升青秀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一餐年夜饭,浓浓中国情
《年夜饭》公益广告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但它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坛两坡,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村庄,因为春晚而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成为了展现中国乡村振兴成果和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
这顿特殊的年夜饭,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餐,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一份乡村振兴的答卷,一张展现中国农村新面貌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