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大熊猫iPSCs研究突破,物种保护迎来新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大熊猫iPSCs研究突破,物种保护迎来新希望

引用
科学网
9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30765.shtm
2.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41015/pandas-zoo-breeding-death-captivity/
3.
https://gibh.cas.cn/kxyj/kyjz/202411/t20241111_7437366.html
4.
https://zh.tri-apex.com/info/insight/667.html
5.
https://m.panda.org.cn/cn/news/
6.
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theses/2f2a5a5d-428a-40ba-a09c-4e3958bec5f8
7.
http://www.cqzoo.com/cqzoo/zxdt/yqxw/2024-11/ff80808191dee2350193624605e33664.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86%8A%E7%8C%AB
9.
https://m.cd.bendibao.com/xiuxian/193950.shtm

近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成功建立了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iPSCs)。这一突破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熊猫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更为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iPSCs?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是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如皮肤细胞)转化为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特性,能够在体外无限增殖,并分化为体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近年来,iPSCs技术在人类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研究突破与创新

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将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些大熊猫iPSCs展现出良好的发育潜能:

  • 体外培养: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稳定增殖传代
  • 分化能力:在体内和体外分化条件下,能产生三个胚层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 转录组特征:具有经典始发态干细胞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异基因表达模式

研究团队还开发了大熊猫iPSCs维持特异性培养条件,并部分揭示了大熊猫始发态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信号调控网络。

实际应用价值

这一突破对大熊猫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疾病治疗:通过将iPSCs分化为特定的功能性细胞类型,可以用于治疗大熊猫的一些遗传疾病和损伤。

  2. 繁育与扩群:利用大熊猫iPSCs可以在体外获取全能干细胞、原始态多能干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甚至类囊胚等,为大熊猫的繁育提供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

  3. 遗传资源保藏:iPSCs技术有助于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存储和保藏,为未来大熊猫保护和扩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大熊猫保护的新希望

目前,大熊猫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800余只,而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超过700只。然而,圈养大熊猫的繁殖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近亲繁殖、遗传多样性降低等。此外,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不断减少,野外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这一突破,为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通过iPSCs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大熊猫的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机制,为大熊猫的疾病治疗、繁育及扩群提供新的技术支持。这一突破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熊猫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更为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除了依靠科技进步,我们更需要加强栖息地保护,减少人为干扰,让大熊猫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繁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大熊猫种群的可持续发展,让这一国宝级动物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