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冬藏”转“春生” 养阳滋阴防风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寒“冬藏”转“春生” 养阳滋阴防风寒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119/ffbf80e59b7744488ca6495faa8c9690/c.html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由"冬藏"到"春生"的转折点。在这个寒冷且干燥的时节,养生防病应注意防寒保暖、养阳滋阴、舒筋通络,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度劳累。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许云指出,大寒节气人体阳气逐渐升发,若升发不畅,又遇气候寒冷,人容易出现后背酸紧、颈腰部僵硬疼痛或者头晕眼花、胁肋胀痛等症状。同时,这一时期内火易生,体内热气若散发不出去,易导致津液被消耗,出现口舌生疮、咽喉疼痛、情绪烦躁、口苦便秘等表现。
中医专家认为,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又值冬末迎春阶段,这一时节不仅要"御寒养阳重收藏",还要注意疏泄肝气,为春季肝气升发做准备。
"饮食应从温补转变为清补,并遵循升阳散寒原则。"许云建议,应少食大温大热食物,适当添加清淡的蔬菜,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宜多吃木耳、芝麻、兔肉、鸭肉等补阴食物,搭配萝卜、西红柿、山楂等和胃消导食物;烹饪时加入生姜、花椒、苏叶、香菜等味辛性温的食材,还能顾护正气、驱邪防病。
"大寒节气仍然十分寒冷,人们应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宋佳艺建议,这一时期仍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外出注意保暖,重点护好头、胸背、足等部位;不宜进行剧烈的室外活动,可选择瑜伽、太极拳等以舒展、拉伸为主的运动帮助阳气升发;还应怡养心神,敛气少虑,可选择读书、练字、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
专家介绍,大寒时节可通过刮痧、捏脊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松解肌肤腠理,疏通阳气走行的经脉,推动气血运行;还可利用艾灸疏散外寒、活血暖身,增强御寒能力,调整全身气血经络。此外,泡温泉可以温阳祛寒,通调血脉,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气血不通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并缓解精神紧张、改善睡眠。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网
热门推荐
南京哪里有腊梅可以观赏
张家界露营安全指南:如何选择最佳露营地
离婚诉讼关键问题指南:诉讼费、诉状与判决标准
健脾祛湿又清火,四神汤的正确打开方式
四神汤完全指南:传统配方、功效与食用禁忌
1块钱一个的杨木顺顺麻糍,现做现卖软糯Q弹,一天能卖上千个
疏肝健脾,中成药肝爽颗粒的5个功效与作用,使用说明书一览
肝爽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疏肝健脾,保肝护肝
潮汕八大蘸酱:从沙茶到豆酱的美食智慧
香港故宫举办圆明园主题展,展出万方安和殿等珍贵文物
GI值仅30!白青稞米成糖尿病患者理想主食
青藏高原白青稞:高蛋白高纤维,秋季养生正当时
青藏高原特有白青稞米,降胆固醇效果显著
50%人群有头皮屑困扰,这款洗发水给出专业解决方案
精神压力致头皮屑增多,专家推荐三步改善法
太冲穴按摩法:每天早晚3分钟,助缓解暴躁情绪
运动+冥想+设限,三步走出职场坏脾气困境
神经递质失衡致暴躁症,药物心理治疗可控制
趁热吃真的会增加食管癌风险吗?
戒烟限酒,这样吃才防住食管癌
专家推荐:食管癌早期筛查指南
14万+/㎡的雍和宫周边房:值不值得买?
暑假儿童安全大揭秘:这些隐患你知道吗?
医师科普|如何缓解流感引起的全身酸痛与肌肉不适
让安全教育“动”起来:暑假亲子安全教育活动指南
暑假安全攻略:让孩子远离意外
雄心、义务与忙碌:职场人最容易陷入的三大“快乐陷阱”
医院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升级
县中医院推出“最小应急单元”培训,守护医护安全
韶山滴水洞一日游:红色文化与自然美景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