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消化健康日: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守护肠道健康
世界消化健康日: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守护肠道健康
5月29日是世界消化健康日,这是由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简称WGO)于2005年设立的全球性健康纪念日。虽然很多人习惯称之为“世界肠道健康日”,但事实上,“消化”的范畴远比“肠道”更为宽泛,它涵盖了从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系统的健康。
近年来,肠道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结直肠癌病例发生在中国,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55.5万例,占全球该类癌症发病总数的28.8%。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群体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因此,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维护肠道健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公共卫生议题。
WGO推荐: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针对改善肠道健康,提出了多项科学建议。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每天应饮用约1.5升无糖液体,如清水、淡茶等。充足的水分可以软化粪便,使其更容易通过肠道。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脱水,反而加重便秘。
坚持适度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更快地通过消化系统,减少便秘的风险。
及时响应排便冲动
当感到有便意时,不要刻意忍耐。延迟排便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分被过度吸收,使粪便变得干硬,从而增加排便难度。
饮食调整:吃出健康肠道
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维护肠道健康的关键。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是肠道的“清道夫”,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富含纤维的食物包括:
奇异籽(Chia seeds):以重量计含有近28%的纤维,是目前已知纤维密度最高的食物之一。它在水中能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助于软化粪便。
西梅(Prunes):5个西梅就含有3.8克的纤维。西梅中的果胶和山梨醇能将水分吸入肠道,刺激排便。
亚麻籽(Flaxseeds):每汤匙含有2.7克纤维,可促进肠道规律性。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每天食用10克亚麻籽,持续12周,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
减少低纤维食物摄入
应尽量减少食用低纤维食物,如精制谷物、肉类、乳制品和加工食品等。这些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导致便秘。
专业护理:便秘患者的康复之道
对于已经出现便秘问题的人群,除了上述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外,还可以采取一些专业的护理方法。
排便训练
通过制定规律的排便时间表,模拟正常人的排便习惯进行训练。建议在早餐后半小时或晚餐后进行,因为进食后胃结肠反射最为活跃,有利于排便。
腹部按摩
每天进行10分钟的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具体方法是:患者平躺,护理人员站在其右侧,右手平放于患者腹部,绕脐周做环形按摩,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由轻到重,稳而持续。
直肠肛门刺激
对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可以采用肛门牵张技术。具体操作是:右手食指或中指涂抹石蜡油充分润滑,肛周也用石蜡油润滑,之后将手指轻轻地伸进肛门约2~3cm,用手指把直肠壁向肛门方向牵拉,再用手指的指腹紧贴肠壁顺时针方向做环状刺激,每次15~20s,一般少于1min。
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便秘多由脾胃虚弱、肠道失润所致,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例如:
黄芪建中汤:由黄芪、女贞子、桔梗等组成,具有益气温阳、养血通便的功效。
通便四物汤:含生白术、肉苁蓉、生地黄等,能滋阴润燥、增液生津。
枳实导滞丸:由大黄、枳实、神曲等组成,可清热祛湿、导滞通便。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对肠道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正性激励帮助其建立信心,将肠道功能锻炼形成习惯性行为。
结语
肠道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便秘等肠道问题。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肠道健康,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