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佑医疗国际推荐:科学应对孩子生长痛
妙佑医疗国际推荐:科学应对孩子生长痛
生长痛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3至12岁之间的儿童中较为普遍。它通常表现为下肢肌肉疼痛,且多发生于夜间。虽然生长痛不是病,但其带来的不适感却让许多孩子和家长困扰不已。那么,面对生长痛,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什么是生长痛?
生长痛是一种在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出现的反复性、间歇性四肢疼痛,主要发生在下肢。这种疼痛通常在傍晚或夜间出现,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影响日常活动。生长痛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算是疾病。
生长痛的成因是什么?
生长痛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在这个时期身高增长快,由于骨骼生长迅速,而其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的生长相对慢一些,快慢不均导致肌肉和韧带被牵扯产生疼痛。所以生长痛的原因并不在骨头,而是软组织。
如何区分生长痛和其他疾病?
生长痛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如膝盖、小腿、大腿前面疼痛;经常是两侧都疼,偶尔是单侧疼;一般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疼,疼痛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多于夜间发生,一般不会超过2个小时,痛完后孩子就好像没事儿一样。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疼痛固定发生在特定的部位
- 每天都疼,一碰就疼
- 疼痛部位位于关节处
- 外观有变化,比如皮肤颜色改变、肿胀变形、局部压痛或者表面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发烫
如何科学应对生长痛?
物理疗法:可选择给孩子局部热敷、按摩。晚上睡前,用温水给孩子泡脚,一边泡脚,一边用热毛巾对孩子的下肢、关节、肌肉等处作适当的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较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营养补充:应该让宝宝多摄取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营养素,如牛奶、骨头、核桃、鸡蛋等。而维生素C 对胶原合成有利,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 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补充维生素D和钙:研究显示,生长痛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每天摄入600-1000 IU的维生素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元素之一,对骨骼健康极为重要。建议每天摄入500-1000毫克的钙,不建议过量超过每天2000毫克。
适当运动:孩子生长痛并不是让孩子不再活动的理由,也就是说生长痛并不限制孩子活动。但如果疼痛比较厉害时,可以适当减少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及爬山等,让宝宝多多休息,让肌肉放松。
关于生长痛的常见误区
生长痛与缺钙无关:生长痛主要是由于肌肉拉伸及软组织疲劳引起的,和骨骼生长没有太大关系,不缺钙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生长痛。不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生长痛时盲目自行补钙,以免摄入钙过多引起副作用。
腿疼不等于长得快:孩子的身高和遗传、营养、睡眠等因素有关,而生长痛是孩子在生长的外露表现。因此,腿疼的多并不等于长得高!也没有证据表明,长得高的人更容易出现生长痛。
不是所有腿痛都是生长痛:对于生长痛的诊断最重要一点是排除各种病理性情况,容易被误诊为生长痛的疾病包括:滑膜炎、白血病、骨肿瘤、扭伤、骨折,所以孩子疼痛不能缓解,或反复出现,要到医院检查随访。
总之,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是一种“无药可治”的痛,更不需要特殊治疗!若疼痛发作频繁,不能自行缓解,或伴有肢体抽搐、发热等其他症状表现,还是需要及时医诊疗,排除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