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早起者的秘密:晨跑+早餐=高效工作
冬天早起者的秘密:晨跑+早餐=高效工作
冬天来了,起床成了每天最大的挑战。但是,那些坚持早起的人却能通过晨跑和一顿丰盛的早餐,为一天的工作注入满满活力。研究表明,这样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抑郁和心理压力。如果你也想在寒冷的冬日里保持高效状态,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方法吧!
为什么冬天早起这么难?
随着冬天的到来,赖床似乎成了每个人的“通病”。根据《2019睡眠状况洞察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将近有35%的90后和48%的95后都习惯于过了0点才入睡,84%的人在睡觉前的主要活动就是刷智能手机。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加上冬天的寒冷,让早起变得更加困难。
但是,早起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早起的人往往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精神状态。那么,如何克服冬天的惰性,养成早起的习惯呢?
晨跑:唤醒身体的最好方式
晨跑,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生物学角度看,早晨跑步能激活身体的代谢系统,提升心肺功能,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储备能量。
晨跑的具体益处包括:
提升代谢,燃烧脂肪:早晨是身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间段,此时跑步能有效促进脂肪的燃烧,帮助减肥塑形。同时,晨跑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氧气利用率,增强心肺功能。
增强免疫力,提升精神状态:晨跑能刺激身体分泌免疫物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此外,晨跑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人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有助于提升一天的工作效率。
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晨跑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人早睡早起,形成规律的生物钟。这样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能让人在白天保持充沛的精力。
但是,晨跑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空腹跑步需慎重:虽然有人认为空腹跑步有助于燃烧脂肪,但这样做可能导致血糖过低,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建议晨跑前适量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燕麦等。
做好热身和拉伸:晨跑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原地踏步等,以降低肌肉受伤的风险。跑步结束后,也要进行拉伸运动,帮助肌肉恢复,防止乳酸堆积。
注意保暖和防晒:早晨气温较低,跑步时要穿着保暖的衣物,避免感冒。同时,随着气温升高,也要注意防晒,防止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
适度控制运动强度:晨跑时不宜过于追求速度和距离,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目的,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身体疲劳,甚至引发运动损伤。
早餐:开启高效一天的关键
早餐对人体的意义不仅仅是果腹,若长期不吃早饭,身体很有可能会出现多个不好的变化。
消化功能下降:经过整夜的休憩后,人体的胃肠道基本处于放空状态,在接收到起床所产生的结直肠刺激后,各个分泌腺的消化液才会开始重新外排。因此,起床数十分钟后,胃部将会囤积一定份额的胃酸,胆囊也会储备充足的胆汁,如果此时迟迟等不到食物的补给,那么这些消化液的浓度就会不断增加,而最终就会引起胃部反酸,久而久之,还可能会诱发胆结石等病情。当胃粘膜与胆囊受损后,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对此,希望大家能引起足够的注意。
代谢能力变差:如果将人体基础热量消耗速率绘制成表,那么大家就会发现,在起床之后到午餐之前的这一时间段,体内能量耗散的速度是最快的,因为早晨起床后,人们精力旺盛、活力充沛,各个器官的活力均处于上升期,而此时对能量的需求量,也自然较高。可倘若不吃早餐,那么这种旺盛的生命活力便会受到抑制,器官与组织的供能量也会减缓,这最终就会影响到全身的基础代谢效率,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记忆能力衰退:大脑是人体耗热量最多的部位,同时,也是对糖分需求量最大的器官。而吃早餐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大脑供给能量,从而维持整个上午的思维活跃与记忆提升。可如果晨起之后不吃早餐,那么大脑的营养供给就会趋于停滞,此时,脑细胞与脑神经得不到充足的物质能量供给,就可能会出现凋亡或衰弱变化,继而影响整个大脑功能。因此,大家若不想早早地被痴呆与健忘找上门,一定要坚持吃早餐。
高血糖症:据相关临床统计数据表明,常年不吃早餐的人,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比三餐规律者高出21%,而出现血糖紊乱的可能性则会更高。从理论角度分析,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浓度持续降低,以至于进食之后会出现迅猛的反弹式增长,这种大幅度的变化趋势会给胰岛细胞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还可能会引起自身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症状,并最终诱发1型糖尿病。
因此,即便是血糖浓度偏高的患者,也应当好好搭配早餐,切莫觉得不吃饭就能稳定血糖,这对综合调理反而会造成不利。
那么,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呢?
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燕麦片、玉米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同时稳定血糖水平,避免早晨出现饥饿感或精力不济。
蛋白质:鸡蛋是理想的选择之一,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杯牛奶或豆浆也是补充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
蔬菜和水果:能为早餐增添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一份蔬菜沙拉或一个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既能提供清爽的口感,又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坚果:富含健康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一小把杏仁、核桃或巴旦木,可以为大脑提供能量,提高思维敏捷度。
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早餐可以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既能养护肠胃,又能提供营养。
此外,早餐的时间也有讲究。尽量在起床后的 1 - 2 小时内进食,有助于启动身体的新陈代谢,使消化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选择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早餐食品,如油炸食品、甜饮料、腌制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血脂升高和水肿等问题。
实用建议:让早起变得简单
调整作息习惯:确保晚上早点睡觉,避免因睡眠不足导致早上难以起床。
优化早晨流程:制定详细的早晨任务清单,并用图文形式呈现,完成后打勾,增加完成感。避免边做边磨蹭,提高效率。
改善起床方式:尝试“2-2-1起床法”:闹钟响后先躺2分钟伸懒腰,再坐2分钟清醒大脑,最后坐床边1分钟适应,逐步唤醒身体。
培养责任感:自己规划时间,设定起床、吃饭和学习的时间表,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克服拖延:使用“2+3+5”法则:将任务分解为小块,利用碎片时间完成;通过3秒倒计时启动任务;完成后再延长5分钟,逐步推进。
建立早起动力:给自己设定早起后的奖励,如一顿美味早餐或一段安静阅读时间,让早起变得更有吸引力。
案例分享:让早起更有意义
有人通过晨跑和听播客的方式,让早起更有意义。跑完不仅身体得到锻炼,精神也被“喂饱”了。晨跑和播客真的是绝配,听着主播们聊自己的越野,跑马比赛,仿佛自己也在跑同款赛道,沉浸感很好。
有人通过合理安排早餐时间,让早起变得从容。比如,主食可以选择三色藜麦大米饭,蔬菜可以搭配水煮豆苗、菠菜苗、胡萝卜,肉类可以选择香烤比目鱼,还可以搭配坚果和水果,最后再来一杯拿铁。
有人通过健康早餐搭配,保持高效工作状态。比如,选择含有10多种蔬菜和大豆蛋白质的Soygreen,搭配Raisintree和Goji Garden,不仅健康,还省时。
结语
晨跑和早餐,看似简单的两个习惯,却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它们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所以,不妨从明天开始,给自己定个早起的闹钟,穿上运动鞋,为自己准备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启全新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