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泉驿区三国文化遗址探访:从皇城堰到张飞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泉驿区三国文化遗址探访:从皇城堰到张飞营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4A00P2W00
2.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46316
3.
https://www.keeprich.com//longquanyi/qqhelsdgdwmfwzn.html
4.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cn/12728/%E4%B8%89%E5%9B%BD%E6%97%85%E6%B8%B8%EF%BD%9C%E6%88%90%E9%83%BD%E6%B4%9B%E5%B8%A6%E5%8F%A4%E9%95%87%20%E8%9C%80%E6%B1%89%E5%90%8E%E8%8A%B1%E5%9B%AD%20%E4%B8%AD%E5%9B%BD%E8%A5%BF%E9%83%A8%E5%AE%A2%E5%AE%B6%E7%AC%AC%E4%B8%80%E9%95%87
5.
http://www.sc.chinanews.com.cn/kjsc/index.shtml
6.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12712
7.
https://www.wuhouci.net.cn/ycdc_list_Detail.html?info_id=18336

成都龙泉驿区,作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近郊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有自然风光和客家文化,更保留着众多与三国人物相关的遗址。从刘备之子阿斗的读书处到张飞的军营,从赵云保护阿斗的传说到诸葛亮观星的遗迹,这些历史遗址不仅见证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也成为了今天人们探寻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窗口。

01

皇城堰:阿斗的读书之所

在龙泉驿的西场口,有一处名为“皇城堰”的遗址,这里曾是刘备之子阿斗的读书之地。据传,阿斗曾被送到这里学习,而他所居住的大院子据说连蚊子都不敢靠近,以示皇室尊贵。如今,皇城堰已不复存在,原址被改造成了街道,但其历史记忆依然被当地居民口口相传。在地铁二号线龙泉驿终点站附近的“皇城堰街”,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段历史的余韵。

02

落带井:阿斗的童年印记

距离皇城堰不远的洛带古镇,是另一处与阿斗相关的三国遗址。古镇因“落带井”而得名,相传阿斗在此玩耍时,不慎将身上的玉带落入一口八角井中,这口井因此被称为“落带井”。如今,这口古井依然保存在洛带中学内,成为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历史景观。洛带古镇作为客家人聚居地,不仅保留了广东会馆、湖广会馆等建筑,更因其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世界客家人联谊的重要场所。

03

张飞营:蜀汉名将的驻扎地

龙泉驿东面的龙泉山脉,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要地。在山泉铺场口东侧的一座高峰上,有一处被称为“张飞营”的遗址。这座山峰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敌情,是天然的军事要塞。据传,蜀汉名将张飞曾在此驻扎,设立营寨,守护成都东大门。虽然如今营寨已不复存在,但站在这座山峰之上,仍能感受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壮阔景象。

04

盘龙石:赵云保阿斗的见证

在龙泉山脉的古驿道旁,有一块被称为“盘龙石”的巨石,相传与赵云保护阿斗的故事有关。据传,赵云在长坂坡大战后,路经此地时曾将阿斗放在这块巨石上歇息。由于阿斗是“龙种”,这块石头因此被称为“盘龙石”。虽然有学者认为这个传说可能带有虚构成分,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赵云英勇忠义精神的崇敬之情。

除了上述遗址,龙泉驿区还有多处与三国人物相关的地点,如“滚龙坡”、“天子应”、“将军岭”、“观斗山”等。这些地名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展现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辉煌历史。

这些三国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承载着蜀汉名将的英勇事迹,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也反映了成都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当我们漫步在龙泉驿区的山水之间,探访这些历史遗迹时,仿佛还能听到三国时期英雄们的战马嘶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然而,这些遗址大多已历经千年沧桑,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它们不仅是成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遗址,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更能激发民族自豪感,传承先人的智慧与精神。

龙泉驿区的三国文化遗址,如同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品味。它们不仅见证了三国时期的辉煌历史,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遗址时,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启迪未来,让三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