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多个项目“上新”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同日多个项目“上新”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2024年12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迎来多个重要时刻: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广州地铁11号线通车、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开通、深圳地铁"5线2场"正式开通运营、全国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通车。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越织越密,"1小时生活圈"逐步从发展愿景成为生活现实。
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通车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地铁环线,广州地铁11号线全长约44.2公里,共设3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26座。初期运营阶段,有14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实现换乘。线路途经天河、白云、越秀、荔湾和海珠五个中心区,连接琶洲、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白鹅潭(芳村)等4大枢纽,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广州地铁11号线月台。图源 南方+
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开通
12月28日,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清城站至飞霞站)正式通车,全长19.7公里,实现与京广高铁清远站接驳。北延线开通后,与既有的广清城际铁路(花都站至清城站)贯通运营,据测算,从花都站乘坐"大站快车"出发,到清城、飞霞站用时分别为16分钟、28分钟,广清半小时生活圈将进一步提速扩容。
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图源 南方+
贯通运营后,广清城际铁路采取"站站停+大站停"公交化运营模式,执行"白云机场北—花都—飞霞"站站停交路与"花都—飞霞"大站停交路,大站停列车中间停靠清城站。开通后,周一至周四开行91列动车组,平均行车间隔21分钟;周五至周日开行104列动车组,平均行车间隔18分钟。
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图源 南方+
深圳地铁5条线路同日开通
12月28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双龙站—坪地六联站)、7号线二期(西丽湖站—深大丽湖站)、11号线二期(岗厦北站—华强南站)、12号线二期(海上田园东站—松岗站)、13号线南段(深圳湾口岸站—高新中站)以及上水径停车场扩容改造工程、机场北停车场扩容改造工程"5线2场"正式开通运营。至此,深圳城市轨道路网增至595.1公里,车站417座,跻身世界级城市前列。
深圳湾口岸站。图源 深圳地铁
其中最备受期待的是深圳地铁13号线南段,南起深圳湾口岸站,北至高新中站,共7个车站,其中换乘站4个,分别为后海站(与2号线、11号线换乘)、科苑站(与2号线换乘)、粤海门站(与9号线换乘)、深大站(与1号线换乘)。另外,该线路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列车采用GoA4级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深圳地铁13号线南段列车内部。图源 深圳地铁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深圳市567.1公里的城轨线网客运强度达1.49万人次/公里日,稳居全国第一。日均客运量(含深铁、港铁、有轨)845.97万人次,2024年7月12日,深圳地铁全线网总客运量1030.85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全国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
12月28日上午,惠州鹅城大桥正式通车,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重要节点桥梁顺利到位。该项目位于惠州市惠城区,由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于2021年12月开工。主线全长2974.32米,包括鹅城大桥及相接道路,按双向6车道设计。项目起点顺接现状惠州大道,主线下穿菊花路,途经期湖塘路,跨东江后,沿规划同福路向东,终点为现状江东一号路。
惠州鹅城大桥。图源 南方+
其中,桥梁全长约1119.5米,主桥为四跨连续斜跨异型系杆拱桥,长约460米、断面宽45米,引桥长约660米、断面宽约25米,是惠州首座斜跨异型拱桥,也是国内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是惠州市区第七座跨东江大桥,有效缓解东江大桥交通压力,成为联动东江两岸惠民兴业的"新动脉",加快形成城市东联、南接快速通道。同时,由于优美的天鹅造型和整体效果,它也将成为展现惠州城市文化精神的一处新景观。
惠州鹅城大桥。图源 南方+
内容综合自新华社、南方+、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