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西藏行:金牌导游卓玛教你科学预防高原反应
暑假西藏行:金牌导游卓玛教你科学预防高原反应
暑假即将到来,西藏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然而,高原反应是许多游客在计划西藏之旅时最担心的问题。今天,让我们跟随金牌导游卓玛,一起学习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高原反应,让您的西藏之旅更加安心愉快。
了解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也称急性高原病,是指人们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海拔>2500m)或久居高原者进入更高海拔地区,人体不耐受低压低氧环境出现的一系列病理性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失眠、腹泻、手足发麻、少尿等。如果轻型急症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会发展成重型急性高原病,即致命性高原型肺水肿或高原型脑水肿。
科学预防高原反应
药物预防
乙酰唑胺: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药物,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它是预防高原病的首选药。推荐的成人预防剂量为口服,12小时一次,每次125mg。儿童推荐剂量为口服,12小时一次,每次2.5mg/Kg(最大剂量为125mg)。最好在登山前24h-48h开始给药,并在高海拔地区持续48h,或根据需要延长给药时间。
地塞米松:可以作为乙酰唑胺的替代药物,用于急性高原病中危或高危成人旅行者。推荐成人剂量为口服,每6小时2mg或每12小时4mg。但地塞米松长期服用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不能作为儿童急性高原病的防治药物。
布洛芬:研究发现,口服布洛芬(600mg /次,3次/d) 能够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其效果略逊于乙酰唑胺。可用于不愿服用乙酰唑胺或地塞米松、对这些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
复方丹参滴丸:进驻高原前开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05 mg /次,3次/d,连续服用6 d) 能降低急性高原病发病率,改善作业效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和结构、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红景天制剂:由于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并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红景天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非药物预防
行前体检:旅行前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心肺功能,排除高原禁忌。
适应高原:登高速度要慢,给身体一个逐渐适应高原环境的过程。初到高原应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活动,充分休息,保证睡眠,不必急于参观、购物或工作。
合理饮食:宜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同时应多饮水,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消化道负担。
预防感冒:高原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非常容易受凉导致感冒,应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初达高原前3天尽量避免洗头、洗澡。
正确用氧:按照氧气使用说明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如缺氧较轻,身体能够代偿,最好不要吸纯氧,避免形成氧气依赖,导致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延长。
西藏旅游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至少提前20天预定行程并申请入藏函。外籍游客需通过有资质的西藏旅行社安排导游。
健康检查:出发前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感冒未痊愈者建议推迟行程。
物品准备:
- 保暖衣物:无论春夏秋冬,西藏昼夜温差大,需准备保暖衣物。冬季还需准备加绒保暖内衣、加绒裤子等。
- 防晒装备:西藏海拔高,紫外线强,需携带太阳镜、防晒霜、帽子、防晒衣等。
- 常用药品:如晕车药、高原反应药、感冒药、止泻药等。
- 电子产品:手机、相机、耳机等按需携带,建议配备备用电池或充电宝。
- 文化礼仪:
- 在八廓街或旅途中,如需给朝圣者或转经者拍照,请务必先征得同意。
- 进入寺庙需脱鞋,不得穿着短裤或暴露的衣服,禁止拍摄或触摸佛像及寺庙文物。
高原反应的应对方法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高原反应?
在海拔超过2000米的地区,若出现持续性的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难以入睡等症状,需格外注意。严重时可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
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
- 在火车上:
- 保持镇定,及时告知同伴。
- 卧铺乘客尽量卧床休息,闭目养神。
- 多喝热水,保持身体水分。
- 可向列车员寻求吸氧设施帮助。
- 到达拉萨后:
- 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 多喝水,补充水果,保持身体水分。
- 前3天避免洗澡,防止感冒。
- 如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 景点游览时:
- 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 随身携带水和零食,及时补充能量。
- 如症状加重,可服用药物或吸氧。
- 及时与导游沟通,寻求专业建议。
放心享受西藏之旅
高原反应虽然令人担忧,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应对,大多数人都能顺利适应高原环境。西藏的美景和文化等待着您的探索,不要让高原反应的担忧阻挡了您的脚步。做好充分准备,保持积极心态,相信您一定能拥有一段难忘的西藏之旅!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