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州博物馆---承南北之物华,御博物之天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州博物馆---承南北之物华,御博物之天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anmachy.cn/?industry/371.html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是一所集历史、艺术、自然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75年8月,博物馆搬迁至天宁寺;1983年9月,再次搬迁至清凉寺。2006年12月,常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于2007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新馆位于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8号,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29670平方米,成为当时国内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的博物馆之一。2016年,博物馆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当年全国仅两家);2017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全国百强馆之一。

目前常州博物馆拥有藏品3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1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45件、三级文物3147件。文物藏品中的良渚玉器、春秋战国原始青瓷器、宋元的漆器与瓷器、明清书画,均为馆藏特色。常州博物馆内设有全国首家、江苏省唯一的少儿自然博物馆,拥有各类自然标本近5000种约10000件,已形成以皮毛类动物、海洋动物、国内外精品昆虫、地区性中草药、矿物晶体及古生物化石为特色的六大收藏系列,其中圣贤孔子鸟化石、翁戎螺、金斑喙凤蝶等一批化石和生物标本世界罕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常州博物馆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富有时代气息。展区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有7个展厅。常州博物馆陈列由两大基本陈列、两个专题陈列和三个临时展厅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陈列是“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和“神奇的自然 美丽的家园——常州少儿自然陈列”;专题陈列是“谢稚柳艺术陈列”和“刘国钧先生捐献红木家具陈列”;临时展厅不定期地举办各类特展和巡回展览。

“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 ”

通过精心挑选的文物和史料,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常州从史前文明到明清时期的辉煌历程。各个板块之间衔接自然,过渡流畅,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常州历史文化的脉络和发展轨迹。同时,展厅内的灯光、色彩等视觉元素也运用得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常州的生活场景之中。

1.史前常州

聚焦于常州地区史前文明的发展,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如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的代表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还揭示了先民们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创造力。

2.延陵季子

讲述了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季札又称延陵季子)的故事和贡献。季札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学识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常州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风范,也展示了常州地区在春秋时期的独特文化地位。“季札挂剑”等故事被生动呈现,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展览的内容,也引发了观众对古代道德观念和礼仪文化的思考。

3.齐梁故里

介绍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齐、梁两朝与常州的关系。作为齐梁两朝开国皇帝的故里,常州在这一时期政治地位显赫,文化繁荣。此板块通过展示相关文物和史料,再现了齐梁文化的辉煌成就。齐梁文化以其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士族文化的兴盛而著称,此板块将重点展示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以及士族文化的独特风貌。

4.中吴要辅

展现了唐宋时期常州作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繁荣景象。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常州的经济、文化、教育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此板块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常州在唐宋时期的城市风貌、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重点介绍常州在这一时期的城市布局、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京杭大运河对常州经济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5.儒风蔚然

介绍了明清时期常州地区儒学文化的兴盛和学者群体的涌现。明清时期,常州涌现出众多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常州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板块通过展示相关文物和史料,展现了常州在明清时期的儒学文化风貌和学者群体的风采。重点介绍常州学者在经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展示了这些学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神奇的自然 美丽的家园——常州少儿自然陈列”

整个展览以大量自然标本、背景资料,生动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历程,真实展示了美丽纷繁的自然世界和家乡的山山水水。以期达到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梓情怀和意识。该陈列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在2009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最佳创意奖。

1.地球生命的进化故事

这是整个陈列的序幕,通过左右两侧按时间顺序展示的地球生命曲折复杂的进化历程,带领观众仿佛走在一条漫长的时光隧道中。形形色色的化石记录着每一种生物的演变过程,从35亿年前的单细胞菌藻生物到进入古生代后多种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再到海洋中出现最初的脊椎动物、天空中出现昆虫、陆地上出现爬行类动物等,展现了生物进化的复杂性和漫长性。

2.纷繁多样的美丽自然

通过各种动物标本的集中展示,表现了生物的多样性。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动物标本,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3.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

是整个陈列的重点和亮点,由“昆虫世界”、“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非洲动物”、“鸟类王国”和“神奇的海贝”六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详细介绍了相应类别的动物知识,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作用等。设置了多个互动性项目,如“虚拟翻书”、“我与老虎来赛跑”、电脑触摸屏等,让参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4.秀丽多姿的故乡大地

从海洋生物、滩涂湿地及低山丘陵三方面,对江苏省自然风貌作了总体的介绍。整个展览以大量自然标本、背景资料,生动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历程,真实展示了美丽纷繁的自然世界和家乡的山山水水。增强了观众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谢稚柳艺术馆”

谢稚柳先生,原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江苏常州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家、鉴定家,尤其在书画鉴定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谢稚柳的绘画艺术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领域,设色明雅,用笔隽秀,曲尽其妙。晚年,他创“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别具一格。此外,他在书法、诗词和学术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诣,涉及古书画鉴别、美术史研究、作品赏析、史料整理编辑等多个领域。共计展出各类书画作品80余件套,各类书籍70件套,照片资料80余件组、实物22件组,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谢稚柳先生艰辛的艺术之路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1. 风雅与归:聚焦于谢稚柳艺术生涯中的早期阶段,展现他如何踏上艺术之路,以及他对传统艺术的回归与致敬。

  2. 游艺以求:介绍谢稚柳在艺术创作中的不断探索与追求,包括他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尝试与融合,以及他在艺术道路上所经历的磨砺与成长。

  3. 技进乎道:展示谢稚柳在技法上的精湛造诣,以及他如何将技艺提升至艺术的境界。观众可以通过这一板块深入了解谢稚柳在书画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创新精神。

  4. 研鉴赏真:涵盖谢稚柳在书画鉴定与研究方面的成就,展现他作为鉴定家的专业素养和独到眼光。同时,也可能展出一些与谢稚柳有过交往的文化人物和当时名人的资料图片,以及与他相关的各类书籍、证书、文房用品等,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谢稚柳的艺术人生。

“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 ”

“民族工业骄子”刘国钧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为中国现代民族织染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晚年的他将自己珍藏的90余件(套)红木家具及300余件(套)书画捐赠给了常州博物馆。这批红木家具色泽深沉华美,工艺精巧绝伦,完美体现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硬木家具的水平与特征,对于了解红木家具的工艺特色、陈设风貌、艺术品格,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织梦江南

主要介绍刘国钧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捐赠的书画作品。通过这一单元,观众可以了解到刘国钧先生的成长经历、创业历程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能欣赏到他捐赠的书画艺术,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2.红木之美

分析红木家具的材质和风格。通过展示红木家具的材质特点、纹理美感以及制作工艺,让观众深入了解红木家具的独特之处和珍贵价值。提升观众对红木家具的鉴赏能力,并激发他们对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兴趣。

3.华木造物

从桌、椅、屏等家具类型出发,展示造型多样的红木家具。这些家具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设计独特,充分展现了红木家具的多样性和艺术性。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红木家具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传统家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陈设风致

还原了厅堂、偏厅、书房等空间场景,将红木家具按照传统方式摆放。通过模拟真实的家居环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家居生活中,感受红木家具在传统家居环境中的氛围和韵味。让观众在欣赏红木家具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传统家居文化的魅力和生活方式的优雅。

5.巧作天工

为了增强展览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该单元为观众准备了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这些项目可能包括手工制作红木小件、VR体验红木家具制作过程等,让观众在动手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多媒体展示:

  1. 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再现文物的三维图像,在空中展示。这不仅可以全面观赏文物,还可以保护文物免受直接触摸和损坏。在常州博物馆中,全息投影技术可能被用于展示珍贵的历史文物或场景复原,如再现古代建筑、传统戏剧形式等。可能包括空气投影与交互技术、激光束投射实体3D图像以及360度全息显示屏等。

  1. 互动投影技术:

互动投影技术通过红外传感器和投影技术,使观众在投影区域内与虚拟图像进行互动。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展示方式,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可能包括投影互动技术和视频互动技术。例如,当观众出现在投影区时,他们的动作会触发投影内容的改变,或者通过触摸液晶显示屏周围,视频动作捕捉系统会捕捉到相应动作并改变显示屏中的图片。

  1. 虚拟现实(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世界甚至不存在的事物和环境,使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在常州博物馆中,VR技术可能被用于模拟古代场景、历史事件或考古发掘过程等,为观众提供全新的体验方式。

  1. 数字沙盘:

数字沙盘通过声、光、电、图像、三维动画和计算机程序控制技术实现动态展示。在博物馆中,数字沙盘常用于展示历史地理变迁、城市规划等内容,使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相关信息。

  1. 弧幕影院:

弧幕影院由数字内容、投影系统、回放系统和集成系统、无缝屏幕拼接系统组成。当观众进入弧幕影院时,会被三维图像和声音所包围,从而获得强烈的沉浸感和视听体验。这种设备在常州博物馆中可能被用于播放历史纪录片、科普教育片等。

  1. 地面互动投影:

地面互动投影使用图像运动收集器、数据处理器和显示器形成互动项目。观众可以通过身体运动与地面图像进行互动,如参与互动游戏等。这种设备能够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1. 虚拟翻书:

虚拟翻书技术通过摆臂等动作即可打开书本页面,并展示其中的内容。这种设备在博物馆中常用于展示历史文献、古籍等珍贵资料,为观众提供便捷的查阅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