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自救指南》:家庭脾气管理宝典
《父母情绪自救指南》:家庭脾气管理宝典
《父母情绪自救指南》由教育学者卡拉·瑙姆伯格博士撰写,荣登北美亚马逊排行榜怒气管理类No1。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还帮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孩子发脾气的问题。通过了解孩子的需求、改善亲子沟通、教授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培养良好习惯,家长们可以有效提升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本书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脾气管理宝典,让爱与尊重充满每一个家庭角落。
家庭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家庭是儿童从出生就开始直接互动的微观环境,家庭系统中的亲子关系作为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石,能够为儿童提供支持、温暖和安全感,增强他们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不良的亲子关系则可能给儿童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后果,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情绪调节能力以及人际适应,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
首先,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和健康时报共同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提到,亲子关系位于引发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七大主因的第一位。在养育过程中,有些专制型父母什么都要孩子听命于自己,哪怕孩子上了大学,也没有太多机会对人生的重要选择作决定,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责骂甚至体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孩子失去对自我的控制感,他们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久而久之导致不良情绪问题的产生;而且,一旦孩子被剥夺作出有意义选择的能力,他们就可能变得焦虑,爱发脾气,甚至自暴自弃。由此,专制型父母的过度干涉、严厉惩罚不仅会使得亲子关系变得僵硬和疏离,还会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
其次,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父母的良好互动,儿童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解决冲突的技巧,然而不良的亲子互动经验使得儿童缺乏学习必要的社交技能的机会,比如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同伴进行良好的互动,如何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分歧,这可能会导致他们遭遇同伴排斥。另外,儿童在亲子关系中缺乏温暖和支持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更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缺乏父母支持、压力过大或常常受到批评的儿童,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容易受损,进而会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而且那些长期生活在冷漠、冲突环境中的儿童可能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情绪,而情感或情绪的表达对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亲子关系的质量还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关,不良的亲子关系是造成儿童认知发展迟缓的不利因素之一。例如,心理学研究考察了亲子关系对孩子学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亲子冲突越明显,孩子的学习品质就越差,注意力也越差。在网上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情绪失控,甚至被气到晕厥、心脏病发作的新闻,父母在学业参与过程中的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大脑区域胼胝体、海马回、前额叶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损害,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智力受损等问题。同时,儿童自身的情绪状态也可以影响他们的认知功能,不良的亲子互动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情绪,感到烦躁、不安、紧张或沮丧,这会使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将信息编码到记忆中,从而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产生。
最后,长期冲突的亲子关系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伤和自杀等严重危机事件。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暴力、虐待、冷漠或情感忽视与儿童青少年的自伤和自杀等极端危机事件紧密关联。自伤是自杀的最重要的前端因素之一,已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大隐患。儿童青少年的自伤会导致他们进一步的身体和情感伤害,从而增加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风险。一项心理学研究考察了父母的照顾不足和过度控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发现缺乏父母照顾与自杀显著相关。虽然不良亲子关系不是儿童青少年自伤和自杀的唯一风险因素,但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自伤和自杀行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自伤和自杀被视为是儿童青少年应对不良亲子关系的一种逃避方式,当儿童面临忽视、冲突或暴力的亲子关系时,他们可能产生绝望、内疚和自我责怪的情绪,最终导致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产生。
父母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
香港生活压力大,情绪管理成为了香港人的「必修课」。除了学校的正规课程之外,小朋友从小就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子女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家长可以如何管理情绪?到底有什么情绪管理方法和技巧?为什么家长情绪管理对子女那么重要?
BBC 科学节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Michael Mosley)表示,冥想练习可以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管理、增强免疫力,甚至能重新调节身体对压力和疼痛的反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闹脾气或者不听话,家长亦会感到头痛和烦躁。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练习冥想,培养正念,并专注于呼吸。 一个常见的家长情绪管理方法就是坐在一个舒适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透过一吸一呼,令自己冷静下来。
西雅圖大學人口健康科學與政策專業兼任助理教授瑞秋・戈德史密斯・圖羅夫(Rachel Goldsmith Turow)的研究显示,培养冥想正念的情绪管理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减少出现反复的消极思维,减轻自我评判,从而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聆听子女的心底话,建立亲密关系。
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家长觉得愤怒是自然的情绪反应,要学习如何缓解家长的愤怒反应,首先要认识自己愤怒时的身体状况。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的临床心理学家表示,家长要小心避免在孩子面前发怒,做好情绪管理,因为情绪失控会影响亲子关系,亦会令孩子情绪变差,对双方的精神健康带来负担。
当家长觉察到自己平常生气的反应后,首先停一停,学习如何尽快把怒气下的情绪反应由猛烈变为平和,然后想一想,由于我们的判断常常被心中的假设及不合理的思想影响,自己冷静后,仔细想一想情绪出现的原因。同时,家长冷静后应该与子女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进一步一起解决问题。这样, 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从而令子女在成长阶段更具信心,亦会以比较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成长路上的种种困难。所以,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和技巧会令孩子成长及亲子关系有正面的影响。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提出的情绪教练(emotional coaching)理论,这种说法尊重并尝试理解孩子负面情绪的源头,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时并留意他们的反应。在争执时冷静地仔细聆听,认可他们有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心底的说话。除了指导他们,家长情绪管理的方法亦很重要,同时,可以慢慢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学会处理负面情绪。经过这个过程后,孩子知道父母值得信任并能协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同时亦会学习自行处理。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前许多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频发,导致亲子关系裂痕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原因分析。
价值错位。受“面子”文化影响,个人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上,同时父母要对孩子的发展负责这一观念被过分强调,认为孩子的优秀表现尤其是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孩子最佳发展的标志,而孩子发展好最能体现自己对孩子养育的成功。因此,我国父母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孩子的表现,当孩子取得成功时,父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当子女失败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便会随之下降。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实现他们设定的期望,获取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可能会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和选择,这种控制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会破坏亲子关系的质量。此外,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父母的自尊和幸福感时,孩子可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孩子不敢展示真实的情感和需求,使得孩子难以建立健康而积极的自我认同。
养育焦虑。当今社会的父母普遍存在养育焦虑,情绪具有极大的传染性,这种养育焦虑的情绪会使得整个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和压抑,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亲密与和谐。央视网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0—2021)》的结果显示,父母对子女教育感到焦虑的比例高达36%。“邻家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抓着每一位父母的心,不甘人后的养育焦虑催生了所谓的“虎妈”“狼爸”和“直升机妈妈”,使得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出现内卷和内耗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的裹挟下,焦虑的父母更容易产生灾难化思维,将事情的不良后果灾难化,无形之中放大了孩子一言一行的重要性,似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命运紧密相关,因此焦虑的父母密切监控孩子的一切,以确保孩子行走在成功的道路上。这种高焦虑和高控制的家庭氛围,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压抑的负性情绪,也会影响亲子之间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联结。
缺乏恰当的沟通方式。父母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容易引发亲子冲突,从而降低亲子关系的质量。绝大部分父母是爱孩子的,可是由于缺乏恰当的沟通方式,很多孩子却没能接收到爱的信号,导致亲子沟通不畅的常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父母仅关注学习。学业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除了学习,没什么话讲”是很多家庭中亲子沟通的常态,父母对学习的过度关注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和厌烦,生活变得单向和枯燥。二是
父母需要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包括:
平等对话: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避免单向说教。
积极倾听:认真聆听孩子的诉说,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给予适当的反馈。
设定界限:明确家庭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
共情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
共同活动:通过一起做游戏、运动或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
结语
情绪管理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关乎父母的个人成长,更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通过学习和实践情绪管理技巧,父母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这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情绪管理,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