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红鼻子”:中西医视角下的酒渣鼻治疗与护理策略
告别“红鼻子”:中西医视角下的酒渣鼻治疗与护理策略
酒渣鼻(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周边,特别是面部各个区域的凸出部位如鼻翼部、颧骨部、前额部、下颌部、眼和眼周,以皮肤潮红(对称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少数表现为鼻部肥大增生。
玫瑰痤疮的病因复杂,主要有遗传因素、面部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免疫性炎症反应等,毛囊虫感染、日晒、经常喝酒、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不良情绪、内分泌障碍等均可促使发病加重。
从中医角度看,酒渣鼻又称赤鼻。中医认为酒糟疹色发紫发红,发生于鼻部或鼻部沟侧,乃肺、胃之所,多由肺热受风成气血热盛生风所致,久之皮损呈紫红色,且有肝气抑郁之症,乃是肝郁气滞,经络受瘀血阻滞所致。脓疱、丘疹、结节之皮损则是由于毒邪作祟引起。鼻赘期乃是气血凝滞,毒邪内蕴造成。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据中医辨证分肺胃热盛证、热毒蕴肤证和痰瘀互结证,对应病情进展的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三期。
图丨网络
治疗原则
避免过度清洁,避免长时间日光照射及其他破坏皮肤屏障的行为,保护修复皮肤屏障是玫瑰痤疮的基础治疗原则,同时应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及精神紧张,忌饮酒及辛辣食物。经规范的皮肤护理及药物治疗可明显好转,或可治愈。
中医治疗酒渣鼻的药物有内服和外用两种类型,内服药要辨证选择,其中,红斑期为肺胃热盛证,治当清泄肺胃积热;丘疹脓疱期为热毒蕴肤证,治当清热解毒凉血;鼻赘期为痰瘀互结证,治当活血化瘀散结。外用药有膏剂和搽剂。确定酒渣鼻的不同证型,再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
图丨网络
常见用药
西医用药
(1) 内 服用药
☑ 甲硝唑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2)局部用药
☑ 甲硝唑凝胶(丽芙)
☑过氧苯甲酰凝胶(班赛)
☑复方硫黄乳膏
中医用药
(1)红斑期:清泄肺胃积热(适用于肺胃热盛证,红斑为弥漫性潮红,尤以进食辛辣、热食或精神紧张后更为明显。红斑多发于鼻尖或两翼,压之褪色,渴喜冷饮;伴舌尖红、口干、便秘)
☑清热神芎丸
☑黄连上清胶囊/丸
☑新癀片
☑防风通圣丸
(2)丘疹脓疱期: 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热毒蕴肤证,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基底上反复出现痤疮样丘疹、脓疱,可伴少许渗出,结黄痴。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局部灼热,饮酒后加重; 伴口臭善饮、便秘尿赤)
☑当归苦参丸
☑美诺平颗粒
☑栀子金花丸
☑五福化毒丸
☑复方青黛丸
☑小 败毒膏【兼消肿止痛】
(3)鼻赘期: 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痰瘀互结证,因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扩大且分泌旺盛,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而致鼻尖肥大,表现凹凸不平,瘤状或结节状突起。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
☑大黄䗪虫丸
☑丹参酮胶囊
☑消癥丸
(4)局部用药
☑百 柏搽剂
☑润肌皮肤膏
药物相互作用
(1)中药相互作用提示
①成分完全包含,或重复占比超过50%同类中成药不建议联足量联用,以避免重复用药。
如:栀子金花丸——小败毒膏。
②清泄肺胃积热药、清热解毒凉血药与温理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药性冲突。
如:黄连上清丸——十全大补丸;
当归苦参丸——附子理中丸。
(2)中西药相互作用提示
治疗酒渣鼻的外用中成药和西药外用不建议联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应间隔开来。
如:百柏搽剂——甲硝唑凝胶 。
图丨网络
代表药品解析
甲硝唑凝胶(丽芙)
【规格及用量】0.75%。局部外用。清洗患处后,取适量本品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酒渣鼻红斑以2周为1个疗程,连用8周。
【适应证】用于炎症性丘疹、脓疱疮、酒渣鼻红斑的局部治疗。
【药师交代】①使用中偶见皮肤干燥、烧灼感和皮肤刺激等过敏反应;②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部位(如口、鼻等)黏膜;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当归苦参丸
【成分】当归、苦参。
【规格】水蜜丸,10g/100粒。
【适应证】用于血燥湿热引起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
【药师交代】忌烟酒及辛辣、油腻、腥发食物;切忌以手挤压患处;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不宜滥用化妆品及外涂药物。
润肌皮肤膏
【成分】大枫子仁、红粉、核桃仁、蓖麻子、槔脑、 蜂蜡。
【规格及用量】10g/支。外用,涂于患处,用药后如不痛,可直接敷于患处,一每日2~3次。
【适应证】用于皮肤疮癣,粉刺疙瘩,酒渣鼻,雀斑,汗斑,白癜风,湿毒脚气。
【药师交代】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图丨网络
注意事项
(1)避免过冷过热、不洁物等刺激及精神紧张。
(2)忌食酒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