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有轨电车:115年见证城市变迁的“移动博物馆”
大连有轨电车:115年见证城市变迁的“移动博物馆”
2024年9月25日,大连有轨电车迎来了115周年纪念日。为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特别举办了《大连市有轨电车开通运行115周年主题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展览不仅展示了大连有轨电车的历史变迁,还介绍了不同年代的经典车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大连百年公交文化的魅力。
大连有轨电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当时,日本殖民当局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在大连建设有轨电车系统。1909年8月9日,从大栈桥(今大连港码头)到电气游园(原大连动物园)的首条有轨电车线路竣工,同年9月25日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2.45公里的线路,开启了大连有轨电车的历史篇章。
随后的几十年里,大连有轨电车经历了快速发展。到1939年,大连已有11条有轨电车线路,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然而,1945年日本投降时,有轨电车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仅剩3条线路和38辆勉强可用的电车。大连解放后,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有轨电车逐渐恢复运营。1946年4月1日,大连市政府接管了大连都市交通会社,并更名为旅大市交通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大连有轨电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持续的改造和升级,有轨电车不仅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逐渐演变为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如今,大连有轨电车共有2条运营线路,总长23.4公里,设39座车站,日均客运量达45.33万人次(1965年数据)。
在车型方面,大连有轨电车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老式电车采用欧式木制结构,车厢约10米长,内部装饰典雅,配有西式吸顶灯和对坐式座位。驾驶员操作时发出的清脆撞击声,以及变轨时的颠簸感,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上世纪。而现代低地板电车则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不仅提升了乘客的上下车便利性,也大大改善了乘坐舒适度。
大连有轨电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座“移动博物馆”。201路电车内部装饰如同上世纪的宴会厅,金铜色扶手栏杆、木质内饰,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气息。车厢上端挂着有轨电车的历史照片,让乘客在出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连的城市发展历程。
作为大连的特色之一,有轨电车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它见证了大连从一个港口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的历程,也记录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变迁。如今,有轨电车不仅是大连人日常出行的选择,更成为了游客体验城市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街上,新老电车并行的场景,成为了大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展现了城市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连有轨电车也在不断升级。未来,有轨电车将更加注重环保和智能化,同时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作为大连的“移动博物馆”,它将继续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见证更多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