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警方揭秘:赚钱APP背后的惊天骗局
兰州警方揭秘:赚钱APP背后的惊天骗局
2023年11月,兰州警方成功捣毁一个特大非法经营期货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2.24亿元,3300余名投资者被骗。这一案件的侦破,揭开了赚钱APP背后惊人的诈骗产业链。
从短视频到巨额亏损:兰州期货诈骗案始末
2023年3月,关女士在刷短视频时无意中看到一位财经主播推荐某款期货交易软件,声称收益可观。在主播的引导下,她下载了该软件并开始交易。起初,她确实获得了一笔小额收益,但随后的每一笔交易都以亏损告终。更令她惊讶的是,这个交易平台的手续费高达200-300元/笔,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察觉到异常后,关女士选择了报案。
另一位受害者王女士的经历则更为坎坷。她在“专家”的指导下,短短6个月内亏损30余万元。据她回忆,平台不仅收取高额手续费,即使不交易也会收取延期费。更有甚者,有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损失了十几万元,还有投资者被平台坑骗了254万元。
接到报案后,兰州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全面调查。通过分析工商、税务、银行等数据,并运用大数据手段筛查过滤,警方发现了一个由幕后金主、吸粉引流、技术支撑、资金结算等环节组成的职业化犯罪团伙。
揭秘诈骗手法:层层设套,环环相扣
警方介绍,该犯罪团伙主要通过三种手法“收割”受害者:
吸粉引流:与平台推广公司合作,吸引投资者进入直播间。所谓的“荐股老师”会分析市场走势,分享虚假盈利图,诱导受害者进入虚假期货群。一个群里通常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受害者,其他都是诈骗者或水军。
恶意喊单: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投资“导师”会频繁推荐交易,诱使受害者进行非理性投资。通过强制平仓机制,让受害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巨额亏损。
高额手续费:平台表面上声称手续费为万分之八,但实际上是在本金20倍的基础上收取,实际费率高达万分之三百二十。此外,平台还设置了高额延期费,迫使投资者频繁交易。
山西大同新型炒股骗局:诈骗手段再升级
无独有偶,山西大同警方也揭露了一起新型炒股骗局。在这起案件中,骗子通过克隆正规炒股APP,以“内幕消息”和“稳赚不赔”的承诺吸引投资者。受害者王先生在刷视频时看到“大师”推荐,便下载了这款虚假APP。起初的小额盈利让他放松了警惕,随后便投入更多资金。当王先生准备提现时,却被告知“流动资金不足”,只能进行小额提款。
更令人震惊的是,骗子开始采用线上诈骗+上门取钱的新手法。在另一案例中,陈女士通过社交平台结识了一名自称军人的骗子。在建立信任后,骗子让陈女士帮忙操作期货账户,并承诺给予高额回报。陈女士不仅投入了自己的积蓄,还帮助骗子取现转移赃款,最终沦为诈骗的“工具人”。
如何防范投资理财诈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投资理财诈骗,投资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专家建议:
谨慎选择投资平台:下载投资理财APP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如官方应用商店。对于来源不明的软件,要保持高度警惕。
理性对待高收益承诺: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任何承诺高回报的投资都要保持怀疑态度。
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及时寻求帮助: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向警方报案,并寻求法律援助。
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各类诈骗手法的识别能力。
兰州和大同的这两起案件再次提醒我们,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各类“赚钱APP”的虚假承诺。在追求财富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风险防范,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