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新姿势,你get了吗?
春季养生新姿势,你get了吗?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大自然生机勃发的季节,也是我们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的最佳时期。《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养生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这个季节里养出一个好身体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春季养生的新姿势!
饮食调理:吃出健康好身体
春季养生,饮食调理是关键。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重点在于“养阳气”和“护肝健脾”。具体来说,就是要多吃一些能够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护脾胃。
1. 温补助阳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适当食用辛温食物如葱、姜、蒜等,有助于散寒提阳。比如早餐时可以喝一碗热腾腾的姜枣茶,既能暖胃又能驱寒。
2. 清解郁热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容易出现内热,因此要多吃清淡果蔬,如山药、莴笋、韭菜等,以清内热、促进新陈代谢。比如午餐时可以来一份清炒山药,晚餐时可以煮一碗菠菜猪肝汤。
3. 少酸多甘
春季养生要遵循“少酸多甘”的原则,减少酸性食物摄入,以免伤脾胃;增加甘味食物,如红枣、蜂蜜等,以滋养脾胃。比如可以在下午茶时吃几颗红枣,或者在煮粥时加入一些蜂蜜。
4. 春季养生食谱推荐
春笋豆苗口蘑汤:春笋250克、豌豆苗250克、鲜口蘑100克、肉丝50克、姜片适量。新鲜春笋剥皮、切片洗净,放到锅里煮开10分钟左右,备用;肉丝用少许食盐及生粉腌制;锅中加入1.5升清水,加入春笋、洗净的口蘑片、肉丝、姜片,大火煲开后改小火煲20分钟;出锅前放入豆苗,豆苗熟后调味即可出锅。
荠菜豆腐羹:荠菜150克,豆腐1块,蘑菇30克,肉末适量,盐、姜少许。荠菜洗净切碎,豆腐切小块,热锅冷油把蘑菇煎至两面金黄,另起锅热油放姜片爆香,倒肉末翻炒均匀,加开水煮4分钟左右。依次放入豆腐、蘑菇、荠菜,煮沸后加盐,即可食用。
绿豆薏米粥:绿豆、薏米、大米、红枣。将绿豆、薏米、大米提前浸泡1小时,然后加入红枣一起煮粥,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韭菜炒鸡蛋:韭菜、鸡蛋、盐、油。将韭菜洗净切段,鸡蛋打散,先将鸡蛋炒至凝固,再加入韭菜翻炒,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菠菜猪肝汤:菠菜、猪肝、姜、盐、料酒。将菠菜洗净切段,猪肝切片,将猪肝用料酒腌制片刻,然后加入姜片和适量清水煮汤,待汤煮沸后,加入菠菜煮熟,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荠菜饺子:荠菜、面粉、猪肉馅、葱姜、盐、油。将荠菜洗净切碎,猪肉馅加入葱姜、盐、油调味,将面粉揉成面团,擀成饺子皮,然后包入馅料,煮熟即可。
银耳炖瘦肉:银耳、瘦肉、红枣、盐。将银耳提前浸泡,瘦肉切块,将银耳、瘦肉、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炖煮,待炖煮至肉熟烂,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起居运动:动出活力好身体
春季养生不仅要注重饮食,还要注意起居运动。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重点在于“养阳气”和“护肝健脾”。具体来说,就是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适量运动,以提升免疫力。
1. 规律作息
早睡早起是春季养生的基本要求。建议每天晚上10点左右上床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能避免熬夜伤身。
2. 适量运动
春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每天坚持30分钟的散步或慢跑,让身体充满活力。比如可以在晚饭后去小区里散散步,或者周末去公园里慢跑。
3. 春季养生运动推荐
梳头养生:每日清晨梳头可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疲劳。可以用木梳或者牛角梳,从前往后梳,每次100下左右。
六字诀功法:通过呼吸吐纳调节脏腑功能,适合不同体质人群练习。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晨起床后,站在窗前,面对东方,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依次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每个字念六遍,共念三十六遍。
饭后散步:饭后散步不只是消食那么简单,它可是养生的黄金时段!作为足踝外科医生老茂,今天我来揭秘如何让散步效果翻倍!
- 时间选择:饭后30分钟,让食物有个消化的过程,避免胃部不适。
- 步伐速度:适中步伐,不急不慢,根据个人状态调整。
- 姿势正确:背部挺直,头部抬起,自然摆臂,步伐均匀。
- 鞋子选择:一双舒适、支撑性好的鞋子,保护足踝健康。
- 路线规划:选择平坦、安全的路线,享受绿植和新鲜空气。
- 时间控制:至少散步15-30分钟,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 安全第一:穿戴反光装备,注意交通安全,不玩手机。
- 放松心态:轻音乐或广播相伴,享受散步过程。
- 深呼吸:散步中深呼吸,增加氧气摄入,身心放松。
心理调适:养出好心情
春季养生不仅要注重身体,还要注意心理。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重点在于“养阳气”和“护肝健脾”。具体来说,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1. 保持良好心态
春季是情绪波动的高发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比如可以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微笑,或者晚上写写日记,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
2. 春季养生心理调适推荐
给自己顺顺气:中医讲“百病生于气”。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保持稳定的心态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惊蛰时肝气偏旺,人产生不良情绪、激动暴躁时,尽量调节呼吸,“稳”住自己。此外,可以配合按揉胸部的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顺顺肝气;上肢舒展运动、头部两侧和后颈部的按摩也有助梳理气机。日常可选择四肢具有平肝理气功效的穴位进行按摩,易于操作。
来杯茶“压压惊”:进食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能协助疏肝解郁,如芹菜、茼蒿、萝卜、荸荠、金橘等。切记上火急躁或发生口腔溃疡、麦粒肿等病证时禁食麻辣火锅、熏烤羊肉等燥烈食物,否则可能引发流鼻血、出现便血等。不少高血压、甲亢、甲状腺和乳腺结节等疾病的患者,经常咽痛、咽喉异物感,依据肝经的循行部位辨证,属于肝郁气滞和火旺。不妨走出治疗咽炎的误区,试试薄荷、陈皮、钩藤、菊花(各6g)代茶饮理气清热化痰,适合惊蛰时节“压惊清肝”,缓解以上不适。
刮刮痧去火助眠:办公室久坐族、爱生闷气或急躁者,在繁忙之余,可用拇指或刮痧板,揉按肝经的蠡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蠡沟穴有疏肝行气、散结清热功效,揉按时有酸胀感为宜,每组20-30次,每日两组。坚持揉按,有助舒缓情绪、去火助眠,患高血压和身体多发结节样病变者尤为适宜。
春季养生注意事项
- 春季进补宜平缓,避免过量使用温热或滋腻药物。
- 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以提升免疫力。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新鲜的食物。
-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总之,春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饮食、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养出一个健康、活力的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