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茶:千年香气的秘密
福州茉莉花茶:千年香气的秘密
福州茉莉花茶,这一承载千年历史的饮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不仅赢得了“世界名茶”的美誉,更在2014年和2022年先后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双世遗”桂冠的茶品。
千年传承:从汉朝到现代
福州与茉莉花茶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从古罗马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福州。由于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茉莉花在这里扎根生长,逐渐成为当地的重要作物。
宋代是福州茉莉花茶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太守柯述在福州留下了“天香台”的题刻,这里的“天香”指的就是茉莉花。同时,宋代梁克家的《淳熙三山志》中也记载:“抹丽,此花独闽中有之。”这表明当时茉莉花已在福州广泛种植。
明清时期,福州茉莉花茶迎来了鼎盛时期。明朝万历《福州府志》记载,福州所属各县无不产茶,其中以“方山茶”和“鼓山茶”最为著名。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更是成为贡茶,慈禧太后对茉莉花的偏爱,使得福州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的窨制中心和集散地。
独特工艺:数十道工序造就非凡品质
福州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其中最核心的是窨制工艺。整个制作过程包括茶坯处理、鲜花处理、窨花拌和、通花散热、收堆续窨、起花、复火干燥、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等多个步骤。
窨花是决定茉莉花茶品质的关键工序。一般要求最少四窨,常见六至八窨,最高可达九窨。上等的福州茉莉花茶,必须选用本地在“伏天”采摘的茉莉花,因为此时的茉莉花香气最为浓郁。
文化价值:香飘四海的“双世遗”
2014年,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第三个茶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包含“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福州茉莉花茶被誉为“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这些独特的品质特征,使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产业发展:从传统走向现代
近年来,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2年全国茉莉花茶总产量约11.41万吨,其中福州市产量1.79万吨,同比增长6.55%。在价格方面,福州茉莉花茶均价高达444.52元/千克,远高于其他产区。
在内销市场,福州茉莉花茶占比约13.68%,仅次于广西横州。而在出口方面,2022年全国茉莉花茶出口量达6507吨,同比增长11.52%,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文化推广等多方面的努力,这一承载千年历史的饮品,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