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赴港“一签多行”重启,口岸经济带迎来新机遇
深圳赴港“一签多行”重启,口岸经济带迎来新机遇
12月1日起,深圳正式实施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政策。根据新政,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申请办理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签注,在1年内可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7天。
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深圳居民将享有更大的跨境出行便利。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推算,符合资格的人数多达1776万。同时,这也标志着深港两地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互动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政策要点与办理指南
根据最新政策,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除外)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人工窗口,或设在窗口的智能签注设备提交申请。申请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申请对象:深圳市户籍居民和持有深圳居住证的非户籍居民
- 签注有效期:1年
- 往来次数:不限次数
- 每次逗留时间:不超过7天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不再受理赴香港“一周一行”签注申请。但已签发的“一周一行”签注如果仍在有效期内,可以继续使用。
口岸经济带迎来新机遇
“一签多行”政策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深圳居民赴港旅游,更为深港口岸经济带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目前,深圳拥有16个国家一类口岸,是全国口岸城市之最。2024年,深圳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2.3亿人次,占全国40%,其中港籍人士占比高达74%。
为了提升通关效率,深圳口岸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例如,深圳湾口岸启用“免出示证件”通道,符合条件的内地居民及港澳居民只需刷脸和验证指纹即可通关,通关时间压缩到10秒左右。此外,深圳市口岸办还开发上线“i口岸”小程序,为通关旅客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在口岸经济带建设方面,深圳正从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方向同时推进。以沙头角地区为例,这里正在打造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计划到2025年面向深港释放产业空间超过500万平方米,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新增年旅游人次超过1000万,预计将形成千亿元级旅游消费产业集群。
深港合作开启新篇章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与香港的融合发展正步入快车道。目前,深圳已有11个口岸实行外国人240小时出境免签政策,2个口岸实行外国人240小时入境免签政策,实现陆路、铁路、航空、海港全覆盖。据统计,2024年以来,深圳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26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90%,约165万人次享受免办签证等便利政策。
未来十年,深圳计划新增5个口岸,打造“湾区1小时、内湾半小时”交通圈。其中,皇岗口岸、沙头角口岸、罗湖口岸将完成重建改造,同时规划建设河套专用口岸、前海口岸等新口岸。
结语
“一签多行”政策的恢复实施,不仅是出入境政策的简单调整,更体现了深港两地深度融合的新趋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必将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两地居民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