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登上央视春晚,揭秘中国古建之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登上央视春晚,揭秘中国古建之美
2025年央视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创演秀《栋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这个不到3分半钟的节目,凝聚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八十余年的学术积累,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八十年古建研究积淀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古建筑测绘领域有着超过八十年的研究积累。自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在蓟县独乐寺进行第一次野外调查以来,学院就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学院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建筑测绘图纸,还积累了丰富的二维图纸和三维数字模型,为《栋梁》节目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精密合作:42天打磨每一个细节
2025年春晚导演组在节目创作初期就找到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为了确保节目中的古建筑术语、比例尺度、结构构造都能有坚实的学术依据,导演组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的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经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节目中涉及的具体建筑元素。
科技赋能:毫米级精度还原古建之美
在《栋梁》节目制作过程中,天津大学团队与节目组沟通了数十处修改,不断优化到节目播出前。以佛光寺东大殿的拆解模型为例,就连屋顶上瓦的垄数这样的细节,也要一丝不差地还原,力求呈现出古建筑更美、更贴近实际的比例。小到一个门钉一块瓦片,大到一个斗拱一个房脊,在以万为单位的建筑构件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为节目组提供了毫米级的测绘数据,实现对构建复杂的中国传统建筑的一比一还原。
创新演绎:让古建筑“活”起来
节目《栋梁》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展示了古建筑的外观,更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现了其内部结构之美。天津大学团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低空遥感等技术对古建筑进行测绘,精确呈现古建筑的面貌。这些数据被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模型,让观众能够从多个角度欣赏古建筑的精妙之处。
文化传承:展现中国建筑之美
《栋梁》节目选取了包括佛光寺东大殿、故宫太和殿在内的十二座中国古建筑瑰宝,展现了中国古建筑从唐代到明清的发展脉络。通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的精准数据,节目团队得以在舞台上完美还原这些古建筑的细节,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宏伟与精巧。
结语: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栋梁》节目的成功,不仅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央视春晚团队紧密合作的成果,更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体现。通过这个节目,更多人得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