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凯:中医抗疫的硬核担当
赵东凯:中医抗疫的硬核担当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吉林省吉林市成为重灾区之一。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肺病科主任赵东凯带领他的团队,用传统中医方法为数百名新冠患者带来了希望。
“中医药在干预治疗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呢?”面对媒体的提问,赵东凯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他总结了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三大作用:预防、治疗和促进核酸转阴。在预防方面,他们为隔离人员和重点岗位人员提供中药颗粒,有效降低了感染风险。在治疗阶段,依据国家诊疗方案和本校的寒湿疫防治方案,他们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实现了中药全覆盖、一人一方。数据显示,很多患者在服用中药后4个小时就能退热,症状改善明显。截至2024年3月28日,吉林市累计治愈出院或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达2872例,这其中凝结着赵东凯团队的辛勤汗水。
赵东凯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造诣,不仅体现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现,更在于他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积累。作为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一直致力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在一项针对34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研究中,他总结出该病以“痰饮”为主要病理产物,治疗上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总以祛痰为要。他善于运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疗体系。
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面,赵东凯更是将中医特色疗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仅擅长传统的中药内服,还创新性地将针刺、推拿、拔罐、中药外敷等多种外治法融入治疗方案。例如,在一项针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研究中,他采用的中药外敷疗法有效率达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5%。此外,他还积极探索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赵东凯的学术成就同样令人瞩目。他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包括“温肺消胀颗粒”研制、新冠中医防治方案探索等。在学术交流方面,他多次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通过线上讲座等形式分享经验。在一次关于石膏应用的学术报告中,他详细讲解了石膏在经方中的应用要点,吸引了近620人次的点击量,展现了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作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赵东凯始终保持着对中医的热爱和执着。他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屡创佳绩,更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他常说:“中医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总结和创新,让这门古老的医学焕发新的生机。”
从抗疫战场上的“主心骨”,到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专家,再到学术界的佼佼者,赵东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医抗疫的硬核担当”。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折射出当代中医人传承创新、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