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南京新晋打卡圣地的崛起之路
牛首山:南京新晋打卡圣地的崛起之路
牛首山,这座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千年古刹,近年来以其独特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南京新的旅游地标。据统计,2023年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达700万人次,在江苏省收费景区中排名第二,其抖音搜索量更是与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持平。究竟是什么让这座千年古刹焕发新生,成为南京的新晋网红打卡圣地?
千年古刹的新生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南北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这里不仅有“春牛首”的美誉,更遗存了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等历史古迹,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2010年,世界佛教界至高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为长期供奉这一至高圣物,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整个景区以“补天阙、藏地宫、修圣道、现双塔、兴佛寺、弘五叶”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利用原有矿坑建地宫,打造融佛禅文化、金陵文化、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胜景、文化圣境、休闲胜地。
佛顶宫的震撼之美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当属佛顶宫。这座耗资40亿元的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南京新的地标性建筑。佛顶宫的外观形似榴莲,由大穹顶和小穹顶两部分组成,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宫内部空间分为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千佛殿中心供奉的佛祖顶骨舍利圣塔。塔高21.8米,造型基于大报恩寺鎏金七宝阿育王塔,象征清净庄严的华藏世界。禅境大观内的娑罗树杈与释迦牟尼卧像,能360度缓慢旋转,搭配佛教音乐显得庄严神圣。
万佛廊由地下三、四、五层构成,展示了中国佛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和佛教舍利文化的精髓。地下第三层重点表现中国佛教文化,有两条经文偈语走廊和十六幅绢裱工笔画;地下第四层展现印度佛教文化,环廊内设二十诸天和七面印度佛教教义故事漆画;地下第五层主题为佛陀本生与舍利文化,包括展示佛教舍利文化的多媒体视频和瓷板画。
数字化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其创新的数字化服务。2023年2月,“数智牛首”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以微信小程序为依托,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智慧化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景点介绍、营业状态等信息,还能享受导航服务,一键直达景区内的各个景点。
景区还注重文旅配套项目的提档升级。2024年春节,牛首山希尔顿酒店正式开业;同年2月,牛首山携手德基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博物馆、美术馆、弘觉书院等文旅综合配套项目。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牛首山从单纯的观光景点升级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微度假”目的地。
文化活动助力品牌打造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成功还在于其持续的文化活动和品牌建设。景区携手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办展,传播牛首品牌。自2022年起,牛首山重点打造“牛首十二讲堂”文化品牌,邀请单霁翔、梁晓声、贾平凹等知名学者、作家,持续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牛首山还深挖文化内涵,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首山踏春习俗”升级为“四季牛首”,让文化要素产品化、生活化、旅游化。如今,“春牛首”这一属于南京的仪式感渐渐成为更多来自世界各地游人的记忆,让牛首文化在一次次“出圈”中日益馥郁绵长。
交通与门票信息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放时间为每日8:30-17:30,门票价格为全票145元,学生票80元。游客可乘坐地铁1号线至天隆寺站,然后转乘公交或打车前往景区。建议从西门进入,人少且靠近佛顶宫,摆渡车2分钟可达,步行约10分钟。
结语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成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它不仅是一座供奉佛教圣物的圣地,更是一个集文化、艺术、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对佛教文化的尊崇,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亦或是对数字化服务的便捷体验,牛首山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这座耗资40亿元的文旅新地标,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成为南京旅游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