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晚:主流文化与主旋律的“双向奔赴”
龙年春晚:主流文化与主旋律的“双向奔赴”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以这一主题,为全球华人奉上了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视听盛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盛宴,春晚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文艺演出,更是一次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民族精神的盛大仪式。
科技赋能艺术:虚实融合的视听革命
2024年春晚首次引入VP电影制作模式,打造XR+VP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通过动态分镜预演、虚实光影联动等全新拍摄手段,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在演播大厅,沉浸式舞台交互系统和自由视角超高清拍摄系统全方位捕捉演员动作,AI制作和AR实时渲染技术则让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景屏声光”协同技术的运用,将春晚舞台打造成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幻空间。写意传神的龙形舞美装置生动演绎出“飞龙在天”的翱翔之姿,上百块LED屏幕配合自主研发的超高清视频控管监系统,实现场景的瞬息万变。1462只舞台灯具创历史之最,通过精准编程控制,营造出喜庆欢腾的热烈氛围。
文化传承创新:东方美学的当代演绎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2024年春晚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首次为春晚设计《年锦图》,将优美典雅的中国传统纹样融入舞台,寓意吉祥喜庆和对幸福繁荣的美好向往。
创意节目《长安三万里》将动画电影中的李白形象搬上舞台,与现场观众互动诗词歌赋,展现了“艺术+技术”的无限可能。舞蹈《锦鲤》中,演员借助威亚在空中翩翩起舞,化身为嬉戏的锦鲤,一方舞台宛如一幅立体灵动的水彩画,留白与写意相得益彰,展现出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
人民春晚:凝聚民族精神的温暖盛宴
2024年春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语言类节目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通过诙谐幽默的表达为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观感。歌舞节目《潮起舞英歌》融合了潮州大锣鼓《盛世欢歌》的经典旋律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通过AR技术和AI语音技术满足特殊群体的观看需求。同时,还邀请普通人物参与报幕,让“种花爷爷”朱德忠、新疆“沙漠玫瑰”姐妹花等平凡奋斗者登上舞台,拉近了电视屏幕内外的距离,体现了春晚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艺术创作理念。
开放春晚:展现文化自信的国际窗口
2024年春晚继续采用“1+4”模式,主会场与重庆、武汉、无锡、拉萨四个分会场联动,展现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小品《借伞》创新融合京剧、粤剧、川剧和越剧四大剧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歌曲《一起China Fun》向全球发出热情邀约,美国流行摇滚乐队OneRepublic在黄鹤楼前与当地观众完成摇滚大合唱,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交融。
据统计,全球六大洲34个国家、70座城市的3000余块公共大屏同步直播春晚,CGTN用68种语言对外新媒体平台联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多家媒体进行直播报道。春晚早已超越了其本身意义上的文艺晚会属性,成为全球文化盛典。
结语:主流文化与主旋律的“双向奔赴”
2024年春晚以“艺术+技术”的创新融合,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传递了美好团圆、举国同庆的新春氛围,凝聚了家国天下、和合共生的文化认同。这场视听盛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