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高迁古民居修缮进行时
浙江仙居:高迁古民居修缮进行时
“江南雕刻博物馆”——这顶桂冠,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高迁古民居。这座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古村落,以其精美绝伦的木雕、石雕和砖雕闻名于世,被誉为“活着的建筑博物馆”。然而,历经700多年沧桑,这座历史瑰宝正悄然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保护性修缮工程。
修旧如旧,匠心独运
2023年5月,高迁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此次修缮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同时,恢复其往日辉煌。工程团队深入研究古民居的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采用传统技艺进行修复,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
修缮工作重点围绕门楼、厅堂、厢房等核心建筑展开。门楼作为古民居的“脸面”,其修复工作尤为讲究。工匠们采用传统砖雕技艺,精心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每一刀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厅堂作为家族议事和祭祀的重要场所,其修复工作更是精益求精。木雕艺人运用锼空锼眼、透空双面雕等技法,将梁柱、门窗上的图案雕刻得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厢房的修复则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石雕艺人巧妙运用圆雕、浮雕等技法,将生活气息与艺术美感完美融合。
文化传承,留住乡愁
高迁古民居的修缮工程,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建筑修复,更是一场文化传承的接力赛。通过此次修缮,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以重现天日。例如,木雕艺人重新掌握了锼空锼眼、透空双面雕等复杂技法,石雕艺人重现了圆雕、浮雕等传统工艺,砖雕艺人则复原了精美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图案。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修缮工程的推进,也唤醒了村民们对家乡的深情记忆。许多老村民在看到修复后的古民居时,不禁感慨万千。一位年逾古稀的村民动情地说:“看着这些熟悉的雕花门窗,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听到了儿时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的欢笑声。”
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
高迁古民居的修缮工程,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古民居的建筑布局巧妙利用地形地貌,与周围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修缮过程中,工程团队特别注重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周边自然景观的影响。同时,通过修复排水系统、改善通风采光等措施,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使古民居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也具备了现代居住功能。
此次修缮工程的完成,不仅让高迁古民居焕发新生,更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随着古民居的重新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座“江南雕刻博物馆”的独特魅力。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
高迁古民居的保护性修缮工程,是当代人对历史文化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它不仅保护了一座古建筑,更传承了一段历史,留住了乡愁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