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军曾经昙花一现的双管机枪,口径7.62毫米,外形酷似“捷克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军曾经昙花一现的双管机枪,口径7.62毫米,外形酷似“捷克式”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0A065DM00

在军事装备的发展历程中,双管机枪曾被视为提升火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军队历史上唯一一款双管机枪——7.62毫米双管机枪的诞生、设计特点及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我们现在见到的机枪基本上都是单管机枪,也就是说只有一根枪管,一次发射只能射出一发子弹。不过,在上个世纪的某些特殊时段,一些国家在研发武器装备时曾经考虑过双管机枪,也就是装备两根枪管,扣动一次扳机能够发射出两颗子弹。不少军工专家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机枪在射击时能够带来更强的火力。

因此,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美苏两国都曾经研发过一款双管机枪,而我军在轻武器的发展史上也曾经有过一款双管式机枪的存在,那就是国产7.62毫米双管机枪,也曾是我军唯一研发的一款双管机枪。

谈到我军的轻机枪,就不得不提到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ZB26式轻机枪。捷克历史上就是一个军火强国,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名满全球。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我国就已经向捷克采购过数万挺ZB26式轻机枪,中国人也将这种轻机枪称为“捷克式”。从土地革命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捷克式”轻机枪一直都是中国士兵手中的可靠武器,帮助中国军人赢得了多场战争的胜利。

捷克式轻机枪具有良好的性能,深受广大军民喜爱,一直是主力机枪。采用20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1公里,但是捷克式轻机枪重量低,故障率也低,能自动射击,也能单发点射,精度也相当好,在战争年代性能远远高于日本的“歪靶子”,综合性能相当优异。

到了1953年,解放军开始实行武器装备的全面苏制化,轻机枪也变成了统一的53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才开始从军队的制式武器中退出,移交给民兵部队。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全民皆兵的计划,大量部队退役的旧式武器被下放给了民兵组织,以此来解决民兵武器不足的问题。

同时,军工科研人员也开展了对于老旧武器的改造工作,而大量“捷克式”轻机枪自然也就成为了改造的重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军工科研人员考虑到将这种轻机枪改装成双管机枪,以获得更加强大的火力,我国第一款双管机枪的概念也就因此应运而生。

当时我国早已不生产新的“捷克式”机枪,而我军的制式弹药口径也已经变更为7.62毫米,与“捷克式”轻机枪所使用的7.92毫米口径弹药完全不同,所以我国的军工科研人员也为这种轻机枪更换了适配7.62毫米口径弹药的枪管,保证其能够使用制式的7.62毫米口径弹药。同时,我国的科研人员还将两挺“捷克式”轻机枪“拼接”在了一起,研发出了我国第一款双管机枪。虽然这种双管机枪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完全可以发射,也就算试射成功了。

从外观上看,这种双管机枪完全就是两挺“捷克式”轻机枪合体的外观,采用双弹匣结构的供弹方式,也就是装备2个30发的弹匣。击发系统也是两套,只是将他们合并到了一个扳机上,也就是说,两个弹匣内的60发子弹,可以同时打出去。双管机枪取消了原本“捷克式”轻机枪上的散热片,这是因为当时制造机枪的钢铁技术已经远超二战时期,材料的质量使得机枪并不需要散热片来对其进行散热,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机枪的整体重量,减轻士兵的携行负担。而其余操作,包括更换弹匣之类,则和之前的“捷克式”轻机枪并没有什么不同。

虽然这种新型双管机枪是我军轻武器发展历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款武器,但是这款机枪终究是昙花一现,因为这款机枪有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一旦一根枪管发生故障,那么另一根枪管也将无法发射子弹,而且这款机枪的两根枪管在生产时必须要保证严丝合缝地对接,这对于当时还在使用手工生产的中国军工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更何况,一挺7.62毫米口径的机枪在射击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后座力,两挺机枪绑在一块,那个后坐力简直无法想象,因此,最终这种双管机枪也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