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胃食道逆流该如何预防?10个实用方法帮你远离胃食道逆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胃食道逆流该如何预防?10个实用方法帮你远离胃食道逆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arpersbazaar.com/tw/beauty/bodyandhealth/g62619322/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胃食道逆流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文明病。据统计,台湾的胃食道逆流患病率高达25%,几乎每4人就有1人患有此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胃食道逆流的定义、原因、症状、预防方法以及中医疗法等,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mi-viri//Getty Images

什么是胃食道逆流?

Liudmila Chernetska//Getty Images

根据2006年蒙特屢定義(The Montreal definition),胃食道逆流是指“胃的内含物逆流导致令人困扰的症状或并发症”。

胃食道逆流为什么会发生?

katoten//Getty Images

根据卫生福利部资料,胃食道逆流的常见原因包括:

  1. 下食道括约肌(贲门)松弛:贲门连接食道与胃,如同一道闸门,一旦松弛无法关紧且腹压又增加时,胃酸就容易从胃部逆流而上到食道。

  2. 日常生活习惯不良:三餐饮食不正常,暴饮暴食、狼吞虎咽,或是一吃饱就躺平,经常食用咖啡、酒、茶、碳酸饮料及高糖分、高油脂、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

  3. 吸烟、熬夜、作息不正常等也会增加胃酸分泌导致胃食道逆流。

  4. 高风险族群如肥胖中广型身材或怀孕,会因腹压较高导致胃酸逆流,长期处于紧张与焦虑等高压状态,也可能增加胃酸分泌引起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Mikhail Seleznev//Getty Images

肝胆肠胃科医师柯智傑在肝病防治基金会上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有很多且因人而异,大致上会区分为典型或非典型:

  • 典型的症狀
    胸痛或灼热感:这是最常见的症狀,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灼热感或压迫感,位于胸骨后方,有时可以辐射到颈部、喉咙或下巴。这种疼痛通常称为心口痛(心绞痛)或胃食道逆流症狀,容易被误解为心臟問題。

逆流感:有时胃酸和胃内物质逆流到喉咙和咽喉部,病人常会形容尝到酸或苦的物质,甚至导致灼热感和喉咙痛的感觉。

  • 非典型的症狀
    咳嗽:部分患者可能会有长期的咳嗽,特别是在夜间或在饭后。这种咳嗽通常与食道内物质刺激喉咙和气管有关。

吞咽困难:有时胃食道逆流可能导致食道内膜受损,导致食道炎症或狭窄,从而使吞咽变得困难或疼痛。

嗝气和嗳气:嗝气(打嗝)和嗳气(放屁)是常见的症狀,与胃食道逆流时胃内气体的逆流有关。

异物感:觉得喉咙卡卡的。

恶心呕吐:在严重情况下,胃食道逆流可能引起反胃,即胃内物质进入喉咙或口腔,有时甚至呕吐。

胃食道逆流一定要照胃镜检查吗?

Natali_Mis//Getty Images

肝胆肠胃科医师柯智傑表示,对于一些轻微症狀,可能并不需要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先尝试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如果症狀有很好的改善,就可能会先依胃食道逆流来作治疗。

胃食道逆流会导致癌症吗?


CIPhotos//Getty Images

联安预防医学机构联安诊所内视镜室主任徐兆甸指出,长年反复的胃食道逆流,可能导致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最严重者有可能演变成食道癌,因此不可不慎。

胃食道逆流可以吃什么?


fcafotodigital//Getty Images

  • 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根茎类,例如马铃薯、地瓜、糙米、燕麦等都是高纤的好来源,高纤食物能够减少胃食道逆流风险。

  • 蔬菜:大部分蔬菜叶菜类、绿色蔬菜、黄瓜等都没问题!

  • 水果:选择非柑橘类水果,例如香蕉、香瓜、桃子、梨,比较不容易引发逆流症狀。

  • 蛋白質:瘦肉、海鮮、豆類、豆漿都OK,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可以減輕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乳品以脂肪低的優先選。

  • 油脂類:選擇健康好油來源,但因為同樣是高脂肪也是記得要適量!

  • 香辛料:生薑可以幫助抗發炎還能助緩解胃食道逆流,喝些薑茶也不錯,記得不要加糖。另外蔥、香菜都可以正常吃沒有問題。

  • 其他:除了水以外,無糖豆漿、低脂肪的鮮乳、植物奶像是燕麥奶是可以的,想要多一些變化洋甘菊茶也可以。

胃食道逆流避免吃什么?


DigiPub//Getty Images

  • 碳水化合物:避免精緻同時又是高脂肪的澱粉類食物以免加重症狀,像是炸薯條、鬆軟的肉鬆麵包、菠蘿麵包。

  • 蔬菜:避免生大蒜、生洋蔥、辣椒(有些人吃這些食物胃食道逆流灼熱感會加劇)

  • 水果:如果常常嘔酸水,要避免像是柑橘類橘子、檸檬、柚子、葡萄柚,柑橘類果汁像是柳丁汁、葡萄柚多多,這種看起來很清爽健康的柑橘類水果其實是不適合胃食道逆流的人喔!

  • 蛋白質:高飽和脂肪的肉類建議避免像是肥肉、五花肉、百頁豆腐等。

  • 油脂類:飽和脂肪像是奶油、豬油、雞油、冰淇淋、乳酪抹醬、奶油乳酪。

  • 香辛料:避免辣椒、胡椒、薄荷。

  • 其它:避免喝酒、含糖飲料、及巧克力咖啡、茶的話見仁見智,目前研究正反兩派都有,如果喝了咖啡、茶會感覺明顯更不舒服就不要喝!

胃食道逆流如何预防?


Chinnapong//Getty Images

李婉萍营养师在其著作《护胃圣经台湾版》中建议大家:

  • 第1招 饮食宜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减少饮食的份量,可预防胃胀气,并减少胃酸逆流的症狀。用餐应慢慢吃,直到不再饥饿、略有饱足感即可,千万不要努力想塞满它。对于食量较大的人来说,把一天的份量分成四到五次吃完,相对会比吃三顿大份量正餐较好。可以不定量但要定時,即使是小量也可以。

  • 第2招 少吃或避免容易导致胃食道逆流的食物:某些食物可能会使胃酸倒流症狀加重,目前已知的像是过量咖啡因、酒精、咖啡、碳酸饮料、酸性食品、茶、含薄荷的食品、甜食、油炸和高脂肪食物,或辛辣、具刺激性的食品。不过,食物触發胃酸逆流的反应会因人而异。

  • 第3招 尽量不在睡前进食:由于胃酸倒流通常发生在用餐后,因此吃飽后不要马上躺下休息或有弯曲身体的姿势,应保持直立,让胃里的内容物能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建议应在睡前3至4小时用餐完毕,晚餐尽量清淡,将有助于降低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夜间出现胃酸回流的风险。

  • 第4招 尝试调适生活压力:尽管现代生活脚步快速忙碌,用餐时间还是应尽量放松情绪,有证据显示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引起胃酸逆流或使症狀加重。此外,消化道肌肉层内含有奥氏神经丛,是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所以心情的愉悦或紧张,也会影响肠胃道运动的调节。


fizkes//Getty Images

  • 第5招 调整睡眠姿势:针对特别容易在晚上发生胃灼热症狀的人,睡觉时可将头部略垫高,使头和肩膀略高于胃部,利用重力来防止胃酸流进食道。比如,可以把床头部位(将床脚整个垫高)抬高约15~20公分,或是选择具有类似倾斜度、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楔形侧睡枕作为辅助。

  • 第6招 体重过重者应适当减重:美国胃肠镜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已确认肥胖是经常引发火烧心的主要因素。体重过重会使腹部压力增加,使胃酸倒流的可能性更高,减重与避免肥胖发生将有助于改善。部分怀孕期间的女性也会有胃灼热困扰,但随着生产完恢复至正常体重后,症狀通常就会消失。

  • 第7招 戒烟有助于缓解病情:有调查显示,吸烟者胃酸逆流的发生率,和不吸烟者相比来得更高。吸烟不仅不利于上消化道的健康,也会减少唾液的分泌,且会直接影响下食道括约肌的运作,引发或加剧咳嗽症狀,使胃酸逆流更加频繁。

  • 第8招 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经常穿着紧身衣、塑身衣或紧身裤,或者皮带束得太紧,都会对胃部形成压迫,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特别是在吃得比较多的时候;也会使胃部周围的肌肉收缩,增加下食道括约肌松弛的机会,以致胃酸向上冲回食道。如果偶尔想穿这一类衣物或是穿上了新裤子时,那么当天吃饭时就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内容与用餐速度。

中医保养穴位


Peter Dazeley//Getty Images

  • 胃食道逆流除了必须特别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屏东马光中医诊所彭婷愉医师指出,也推荐4个保养穴位给大家,每个穴位按压可持续3-5分钟。

  • 足三里:改善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位置:采取坐姿后,双脚踩踏地面、膝盖弯曲成90度。找到膝关节外侧凹陷处(外膝眼)。

  • 丰隆穴:调理胃气,消食导滞。

位置:小腿外侧的足外踝,往上拉一条直线到膝盖外凹陷处。

  • 太冲穴:减缓胃酸上逆。

位置:脚背上,第一趾骨跟第二趾骨接合处,其上方5公分位置。在脚拇指与脚食趾指缝交界点,往上2横指(食指跟中指)处。

  • 中脘穴:改善腹胀满、打嗝、恶心感。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下端和肚脐连线,距离肚脐四指位置。躺平或站直时,胸骨体最下端跟肚脐连线的中间点。

旋覆花茶缓解肠胃不适


Liliia Bila//Getty Images

彰化马光中医院李姿宜副院長提供一款花茶帮助缓解肠胃不适。

  • 准备:旋覆花5分、炙甘草1钱、冰糖少许

  • 冲泡方法:热水冲泡数分钟拿起,可反复冲泡多次,一日一包。

  • 旋覆花:菊科归肺、胃经。功效有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 炙甘草:豆科归心、肺、脾、胃经。功效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 冰糖滋养胃阴,协助胃黏膜修复及强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