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遗中国年,千年古城展新颜
泉州:非遗中国年,千年古城展新颜
2024年12月,“春节”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的花灯、拔拔灯、闹元宵习俗等4个项目参与了此次申遗。2025年春节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节目组来到泉州,录制了一档名为“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的新春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
22处世界遗产点见证泉州辉煌历史
泉州,这座被誉为“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城市,拥有22处世界遗产点,每一处都承载着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见证了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德济门遗址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变迁;磁灶窑址、德化窑址等展示了泉州发达的手工业;洛阳桥、安平桥等交通设施展现了古人跨海越洋的智慧;天后宫、真武庙等宗教建筑则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非遗瑰宝展现泉州文化魅力
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南音、木偶戏、花灯和簪花围。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演唱方式,展现了泉州人对音乐的热爱。在泉州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听到悠扬的南音旋律,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泉州木偶戏,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精美的木偶制作工艺闻名。泉州木偶剧院的演出常常一票难求,尤其是节假日,更是需要提前一周预约。坐在剧院里,看着舞台上栩栩如生的木偶表演,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
泉州花灯,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泉州元宵节的重要象征。每年元宵节期间,泉州的大街小巷都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簪花围,是泉州女性的传统头饰,以鲜花和发饰巧妙搭配而成。在泉州的许多文化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身着传统服饰、头戴簪花的女子,她们宛如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女,展现了泉州女性的温婉与美丽。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25年春节期间,泉州成为了新兴的文化旅游热点。央视频节目组录制的“非遗中国年”节目,邀请了多位中外网红体验泉州的非遗文化,包括南音、南拳、狮阵、白鹤拳、花灯、木偶戏等。节目组还深入泉州的多个地标性景点拍摄,如德济门广场、泉州少林寺、西街、中山路、苏廷玉故居、蟳埔及石狮、永春等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梧林传统村落入选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这里保存着89幢明清时期的闽南红砖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节期间,梧林传统村落推出了“逍遥游”主题闽南年活动,包括新春游园会、鱼灯夜游、木偶戏、南音表演、电音三太子助阵等精彩节目,让游客充分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此外,泉州还推出了300多项文化活动,以及世遗游、古城游、非遗游、文博游、民俗游、茶之旅、香之旅、瓷之旅、石之旅、舌尖之旅等40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文化体验。
创新与传承并重
泉州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还积极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2024泉州网络文化主题活动以“e路向前·海丝扬帆”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展示了泉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网络发展成果。泉州还新建了一批文化地标,如公共文化中心、市民广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场所。
泉州的非遗文化正在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例如,泉州的七彩刺桐蛇打卡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也让泉州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与魅力。
泉州,这座千年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体验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2025年,不妨来泉州,感受这座“非遗之城”的独特魅力,度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