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喜上枝头》:春晚舞台上的一幅“活”中国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喜上枝头》:春晚舞台上的一幅“活”中国画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EGDM205506BEH.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8A06XNW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59629
4.
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1/29/AP679a0c11e4b0a37c025638ca.html
5.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1/29/WS679a1705a310be53ce3f3d9c.html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8A06X5700
7.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5-01/30/content_18904372.html
8.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3018

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幅独特的“中国画”徐徐展开:九只喜鹊在枝头轻盈起舞,仿佛画中生灵跃然纸上。这个名为《喜上枝头》的舞蹈节目,以其绝美的舞姿和创新的艺术形式,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01

创意与艺术:传统美学的现代演绎

《喜上枝头》的创作团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中国画的笔墨、色彩和构图融入舞蹈艺术。整个舞台被设计成一幅展开的古画画卷,舞者们则化身为灵动的喜鹊,在枝丫间跳跃、旋转,仿佛在用身体描绘着一幅动态的工笔花鸟画。

编导吕梓民表示,这个作品追求的不是简单模仿喜鹊的动作,而是要传达一种东方女性的柔美与大气。“我想要的是一种高雅的喜鹊,有中国大气象的喜鹊。我们不临摹喜鹊单纯的动作,而是追求其中的留白和意象性。”

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编导团队采用了“动态的笔触”手法,将舞者的动作与画面构图巧妙结合。每个舞姿都如同画中的笔触,或缓或急,或浓或淡,最终构成了一幅幅既具现代美感又富含古典意境的美丽画卷。

02

幕后故事:青春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这个令人惊艳的节目背后,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年轻舞者们付出的辛勤汗水。她们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自2024年11月通过春晚导演组的选拔后,就开始了长达60多天的高强度训练。

节目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一个重达1000斤、高达4米的巨型树枝道具。为了适应这个特殊的舞台环境,编导吕梓民专门前往工厂为演员们打造了一个1:1的道具模型。演员们在代排道具上历经了长达1个多月的磨炼,一次次踩空、一次次掉落,一次次滑倒,在无数次的摔倒中又站起来、傲立空中。

领舞华宵一在节目中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在1拍半的时间里完成一次高速旋转,模拟喜鹊腾空的瞬间。这个动作需要借助吊环完成,而华宵一是目前唯一能够完成这个技术的舞者。“她的速度很惊人,完成了喜鹊急速旋转和翻飞的这样一个大意象的想象。”吕梓民评价道。

03

祝福与寓意:吉祥文化的当代诠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鹊是吉祥的象征,常被用来寓意好事将至。《喜上枝头》通过十只喜鹊的形象,寄托了对观众的美好祝福。“一开始是四个人在上面——四季平安,还有八方来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编导吕梓民解释道,“为什么选择十个喜鹊?因为十个喜鹊在舞台上,最后是十全十美。”

这个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现代舞台技术将传统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一位观众所言:“看完这个节目后,对春晚有了全新的认识,纷纷表示要多看几遍,感受其中的文化韵味。”

《喜上枝头》的成功,正是在于它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创造出了一个既熟悉又新奇的中式美学世界。这个节目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