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如何缓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如何缓解?

引用
39健康网
9
来源
1.
https://m.39.net/cancer/a_v2uzj0b.html
2.
https://m.39.net/cancer/a_a7tbxua.html
3.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b60813118cc
4.
https://y.dxy.cn/v2/hospital/3281/960650.html
5.
https://www.hnpysrmyy.com/detail/3062.html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tests-procedures/chemotherapy/in-depth/cancer/art-20047517
7.
https://www.cqch.cn/departments_fkzlzxa0_kpzs/2024/YaOXvgbx.html
8.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revention-of-chemo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in-adults/print
9.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prevention-of-chemo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in-adults

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副作用之一就是严重的恶心和呕吐。了解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及其医学解释,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不适症状。通过科学的方法如药物控制、饮食调理以及心理支持等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化疗带来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01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机制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是指由化疗药物引起或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心和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80%。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呕吐是一种由呕吐中枢调控的多步骤反射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

  • 外周途径:抗肿瘤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的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3(5-HT3),并与5-HT3受体结合诱发,通常表现为急性呕吐;
  • 中枢途径:由P物质通过结合位于呕吐中枢的神经激肽1(NK-1)受体诱发,通常表现为延迟性呕吐。尽管恶心和呕吐在机制上相互关联,但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传导通路,恶心的发生率常比呕吐更高。

此外,感觉、精神因子直接刺激大脑皮质通路导致恶心呕吐,条件反射也可造成恶心呕吐,如某些声音、画面或某种气味等。

02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

在肿瘤相关治疗开始前,应充分评估呕吐发生风险,制定个体化的呕防治方案。止吐药物应在每次抗肿瘤治疗前开始使用(静脉注射剂在首剂治疗前30 min使用;口服制剂在首剂治疗前60 min使用),并覆盖整个风险期。

  • 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帕洛诺司琼等,主要治疗急性恶心呕吐。
  • 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治疗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呕吐均有效。
  •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可以与以上两类药物联用,是预防急性呕吐的有效药物,更是预防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基本用药。
  •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甲氧氯普胺,起效时间口服0.5-1h,静脉注射1-3min,作用持续时间1-2h,半衰期4-6h。
  • 精神类和酚噻嗪类药物:奥氮平、阿普唑仑、氯丙嗪、苯海拉明等。

非药物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来降低恶心和呕吐的风险:

  • 饮食调整:进食应少量多餐,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宜。禁食激性食物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菜汤、稀饭、面条。避免过甜、油腻或过热、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保持大便通常。如有恶心呕吐,呕吐后应及时用碱性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 适度运动:鼓励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快走等,有助于增加食欲,缓解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但要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
  • 心理支持: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通过放松训练、冥想、深呼吸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 补充疗法:如针刺疗法和芳香疗法。如果与止呕药一起使用,可能会让您感觉更好。如果您有兴趣尝试这些疗法,请告诉您的医护团队。他们或许能为您推荐一位专业人士,擅长为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提供服务。
03

个体差异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使用的治疗药物、药物的使用剂量、给药方式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既往治疗情况、饮酒史、合并用药情况、肿瘤侵犯部位、体能状态等)。

  • 患者自身因素:除化疗药物本身因素外,在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还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关,如年龄、性别、既往治疗情况、饮酒史、合并用药情况、肿瘤侵犯部位、体能状态等。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化疗时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更高。还有年龄<50岁、不抽烟、低酒精摄入(每周≤4次)、既往晕车晕船者、体力状况较差、既往化疗出现恶心呕吐、妊娠期间严重呕吐、焦虑情绪、某些特殊病史(脑转移、腹腔积液、肠梗阻、前庭功能障碍、电解质失衡、高血糖、肿瘤或化疗引起的胃轻瘫)等都是个人致吐的风险因素。
  • 化疗药物因素: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生,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输注速度和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按照未给于预防处理时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呕吐发生率,对于抗肿瘤药物的致吐风险,可分为以下 4 级:
    • 高度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90%;常见的有含蒽环类、环磷酰胺的联合方案,顺铂,卡铂 AUC ≥ 4,表柔比星>90 mg/m2 等;
    • 中度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 30%-90%,如三氧化二砷、阿扎胞苷、苯达莫司汀、白消安、卡铂 AUC<4 等;
    • 低度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 10%-30%,如吉西他滨、米托蒽醌、多西他赛、依托泊苷、高三尖杉酯碱、紫杉醇、培美曲塞、本妥昔单抗等;
    • 轻微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10%,如硼替佐米、地西他滨、达雷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博来霉素、氟达拉滨等。
04

心理因素

化疗后恶心呕吐不仅受生理因素影响,还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焦虑、恐惧等情绪会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通过放松训练、冥想、深呼吸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总之,化疗后的恶心呕吐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生活和饮食的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