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的乐园:看王菲以《只爱陌生人》诉说百种失恋心境
天后的乐园:看王菲以《只爱陌生人》诉说百种失恋心境
1999 年发行的《只爱陌生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耳目一新,而王菲歌声里那一缕浑然天成的仙气,将超越时代的音乐元素融合、上色,形成一幅斑斓又奇异的超现实场景,仿佛她将世人留在了世纪末的纷扰中,独自钻入了一亩凡人无涉的粉色乐园。
从王靖雯到王菲,这趟如同班杰明的奇幻旅程般逆向的人生中,《只爱陌生人》代表的正是两个灵魂合而为一的黄金时刻,背后却是一张心碎的自画像。以细腻成熟的手法,或张扬、或隐晦地处理专辑背后的不安全感,令人很难不将其与窦唯的爱情故事联想。王菲之所以特别在于她的不羁,即使身负重担、即使世界崩坏,仍不讳直言其脆弱与坚强的模样。如此赤诚,25 年过去仍历久弥新。
向爱情告白
专辑发行的数月前,王菲与窦唯的爱情以烟花般的命运落下帷幕。从专辑《浮躁》开始,两人便携手共谱了许多充满实验与张狂的爱情结晶,王菲的创作能量与音乐直觉在交往期间破茧而出,不论音乐或情感层面,窦唯都是当时其最珍贵的宝藏。王菲将失恋复杂的苦涩放入了《只爱陌生人》中,收录歌曲的态样多元且层次丰富:〈开到荼蘼〉与〈百年孤寂〉充满了能量与哲理,在两人相遇的摇滚乐中,铸造了金石不坏的爱墓碑;在〈当时的月亮〉、〈推翻〉这般的静谧优雅的旋律里好好疗伤,还有〈哔一声之后〉、〈催眠〉带有灰色幽默的品味让人体味;可以埋入〈过眼云烟〉绝望的沉沦,也可以随着〈精彩〉手舞足蹈,最后在〈只爱陌生人〉里将灵与肉合而为一,达到合解与洒脱之境。《只爱陌生人》是为了从感情毕业而准备的精心告别,将悲伤以王菲式的幽默与美学改写,构筑起一片各色各样的失恋游乐园。
狂乱中凋零
红楼梦中,一句签诗“开到荼蘼花事了”令贾宝玉心神不宁,预示了韶华盛极,大观园的命運将急转直下。荼蘼通常绽放于晚春、初夏,多愁善感的诗人为其赋予了“百花已尽”如此重责且唏嘘的意象。遥想林夕在写下〈开到荼蘼〉之时,应该也对这段才子才女的婚姻走向破灭感到遗憾。王菲密集、不留呼吸的唱着,连续的诘问将恼怒、怨怼吐出却又纠缠不清的窒息感,在一阵吉他与弦乐的风暴后,随着一句放声而出的“一个一个一个人谁比谁容易?又有什麼了不起”鬆开,像是控诉变心的人,又似对自我的催眠,在狂乱中碎成一个一个凌乱的字词。
璀璨的代价是寂寞
同样的组合,同样的混亂,〈百年孤寂〉卻呈现如同雨水浇灌午夜的冰冷触觉,悲傷凝结滑落,放在時間如此巍峨的存在之前,自我與孤寂都顯得為不足道。林夕的思想依然出彩,借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影射拉美地區百年興衰的經典小說「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上演一場魔幻寫實的幻燈秀:潮起潮落而不見駝駝,更不見人影,何況百年亦不過眨眼之間。王菲的詮釋也相當傳神,聲線依附著鋼琴平順也能與狂躁的破音對抗,頗似小紅莓合唱團(The Cranberries)主唱 Dolores O’Riordan 的鼻咽共鳴,添了些許癲狂邪氣,駕馭著萬馬奔騰般壯闊的編曲,在黑暗無垠的時間裡一往無前。
绝望之诗
前奏钢琴不疾不徐地演奏,起伏如山脉蔓延;吉他与合成器混合出落叶萧萧、袅袅轻烟于眼前。而王菲如空灵回荡般唱着,将穿透力与滞纳感之间的张力演绎至极,浓如墨的悲伤写作诗,在〈过眼云烟〉里展现遗世独立之美。这是一首货真价实的流行乐悲歌,却落入操弄眼泪的浮滥之流。《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以沉默与压抑表现Lee经历极致的悲伤后迷失于绝望中,〈过眼云烟〉以相似的郁闷为底,歌詞让人感觉多了些解脫與釋然。可若真如此,何苦仍需想尽办法作出解释?1999 年的 Super live,王菲以一袭黑衣配墨镜登台演唱〈过眼云烟〉,眉宇之间散发那股肃穆之气,演唱过程没有多余的动作,从站姿、拿麦克风的姿势,到最後摘下墨镜一气呵成。這一刻,天后褪下了后冠,觀眾看見的是一位受傷的、與你我並無二致的人。
不可能清醒
见过荼蘼一开百年的汹涌浪潮、浅嚐悲傷即止如〈当时的月亮〉〈推翻〉,将王菲的游乐园转了一圈之后,才发现〈只爱陌生人〉是这张专辑独无二的光,那股自在、超脱、无畏的神态,是王菲最向往的模样。放下了大开大合的悲歌公式,Bossa nova结合电子民谣让整首歌轻盈又奇幻,没有夸张的编制与催人热泪的高潮,王菲一脸自在地唱着,竟如此令人头晕目眩。“只爱陌生人”就像是一句革命口号,宣示着将多余杂质舍弃,透过减法找回生命的尊严,简洁的歌词透露着一丝唯我独尊,仿佛对世界还充斥着好奇心的童言童语。女儿窦靖童的献声正是王菲对返璞归真最温柔的凝视。然而,爱上谁从来不是重点,就像MV里王菲不断地行走,人人皆走在情爱这条不归路上,走马看花,爱上了就看不见其他可能的单纯与疯癫,天后自始至终都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