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璋滨带徒弟火出圈!交警师徒如何快速成长?
陈璋滨带徒弟火出圈!交警师徒如何快速成长?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第一大队一中队民警陈璋滨的工作信条。从警1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交通管理一线,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从一名业务小白成长为专业骨干。
在处理交通拥堵问题时,陈璋滨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耐心。桃园路是连接浔阳区湖滨片区和开发区鹤湖片区的重要通道,随着车流量的增加,早晚高峰期间经常出现“肠梗阻”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陈璋滨连续多星期通过监控观察路口早晚高峰车辆通行情况,随后又到现场指挥疏导、实地调研并测量出相关数据,最后提出了新的交通组织方案。这一方案实施后,人民路与桃园路路口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过往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都能有序快速通过。
在执法过程中,陈璋滨始终坚持人性化执法,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次,河南货车司机马师傅因导航错误误入九江中心城区,陈璋滨在检查后并未对其进行处罚,而是耐心告知其出城路线,并通过微信全程指挥引导。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他希望传授给徒弟付欣的重要一课。
作为师傅,陈璋滨深知交警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技能,更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意识。他从日常工作开始,手把手传授业务技能,分享自己在交通指挥、事故处理、群众服务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他还注重培养付欣的职业精神,教导他如何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和耐心,如何在执法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在陈璋滨的悉心指导下,付欣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他不仅掌握了各种交通管理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用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去对待工作和群众。这种师徒间的传承,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职业精神的延续。
在现代警务工作中,师徒关系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模式,经验丰富的老警员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升业务能力。同时,这种模式还有助于传承公安精神与职业操守,确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交警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事故处理、群众服务等。这些都需要民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师徒间的传承,新警员可以更快地掌握这些技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陈璋滨和付欣的故事,正是九江交警“师徒结对”工作的一个缩影。这种传承关系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职业精神的延续。它为新一代交警的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公安交管工作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