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心血管药影响寿命,很多人都在吃,告诉您规范用法
5类心血管药影响寿命,很多人都在吃,告诉您规范用法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合理用药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5类常见的心血管药物,包括它们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1.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代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强效降脂药,以及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弱效他汀类。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来稳定血管斑块,减少血管表面炎症反应。
根据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LDL-C的控制目标有所不同:
- 对于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下;
- 对于心肌梗死、反复发作的冠心病心绞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建议控制在1.4mmol/L以下。
虽然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肝脏损害、肌酶升高、肌肉损伤等副作用,但发生率较低,通过定期复查可以有效监测。
2.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塞等疾病往往与血管斑块破裂后形成的血栓有关。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阿司匹林适用于冠心病、中风等明确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即已经确诊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复发。然而,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尚未发展为冠心病、脑中风的患者,不建议作为一级预防使用,因为其获益不高但风险较高。
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观察出血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增加脑出血的概率。长期服用者应避免摔倒头部着地,并在饮食上避免饮酒和食用对胃黏膜刺激较大的食物。
3. 普利类降压药
常用的普利类降压药包括贝那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等。这类药物通过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肌重构来发挥作用。以自行车轮胎鼓包为例,如果不及时处理,鼓包会逐渐扩大直至爆裂。同样,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在心肌梗死后会形成疤痕,如果不加以治疗,疤痕会随着心脏跳动而逐渐膨出,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指南建议,对于慢性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等患者,只要没有禁忌症,都需要长期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即使血压不高也需要使用,除非血压很低不能耐受。
4. 沙坦类降压药
沙坦类降压药如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其作用原理与普利类相似,但没有干咳的副作用。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可以选择沙坦类药物长期治疗。
5. 洛尔类降压药
洛尔类降压药具有四大作用:
- 降压,尤其适合年轻人交感神经兴奋、低压较高的高血压患者;
- 抗快速心律失常,是各种早搏、房颤、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性用药;
- 治疗心绞痛,特别是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疼痛的劳力型心绞痛;
- 治疗心衰,通过改善心肌细胞β受体的数量来增强心脏功能。
常用的洛尔类降压药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盐酸贝凡洛尔等,其中第四代的贝凡洛尔副作用更小,效果可能更好。
使用注意事项
以上5类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用药剂量;
- 不能突然加量或减量,应遵循逐渐加减的原则;
- 长期使用才能看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