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快递小哥们忙翻天:包裹如山高!
双十一快递小哥们忙翻天:包裹如山高!
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快递小哥们迎来了最繁忙的时刻。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10月22日当天,全国揽收快递包裹高达7.29亿件,同比增长74.0%,刷新了单日业务量的历史纪录。面对如此庞大的业务量,各大快递公司纷纷采取措施,确保每个包裹都能及时送达。
快递公司的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双十一期间的业务高峰,各大快递公司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顺丰在成都双流区的长兴中转场配备了智能分拣设备,通过六面扫描识别条码进行自动分拣。对于异形小件快递,园区还配备了超过1000台“小黄人”进行智能分拣。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过去大量使用人工分拣,现在的分拣效率已经提升了2-3倍。
中通、圆通、申通等公司也纷纷对全网多数转运中心进行了再升级。中通投入了515套自动化分拣设备,调配超过9200辆高运载能力的运输车辆;圆通对全国范围内的50多个集运中心进行改造与升级,储备了超过2500台干线运输车辆;申通对全网40余家转运中心进行了再升级,准备了7000多辆大运力干线车辆,并新增了200多条直发线路。
快递小哥的工作状态
面对激增的快递量,快递小哥们的工作强度大幅提升。部分网点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从凌晨4点一直忙碌至晚上21点或22点,工作时间长达近18小时。为了吸引人力,不少快递企业推出了包含福利、奖励在内的多项措施,甚至不惜加价招工。
在快递小哥的辛勤工作下,广大消费者陆续收到了他们首批购买的商品,快递行业也正式迈入了大促的首个业务高峰期。据统计,10月21日至23日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约19.20亿件快递包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7%;投递量约为16.55亿件,同比增长29.5%。
智能分拣系统的作用
在江苏昆山,由中集德立物流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承建的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二期,展现出了智能分拣系统的强大能力。该园区拥有63条自动化分拣线,每小时可分拣超过16万件包裹。中集德立自主研发的摆轮输送分拣系统,通过电动滚筒的物理运动来实现对快递包裹的分拣,系统运用传感器来识别不同快递物品的条形码或RFID信息等标签信息,从而实时侦测到达的快递包裹。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德立自主研发的WCS(仓储控制)系统也广泛应用在仓储管理中,该系统可协调包括输送机、堆垛机AGV、RGV、穿梭车、机器人在内的各种物流设备,通过任务引擎和消息引擎,实现对各种设备系统接口的集成、统一调度和监控,进一步提升仓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消费者反馈与期待
尽管快递公司和快递小哥们都在全力以赴,但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部分消费者反映,快递费用在双十一期间有所上涨,希望快递公司能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同时,消费者对配送时效性也有更高的期待,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自己的包裹。
面对这些挑战,快递行业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国家邮政局下一步将出台“人工智能+邮政快递”实施意见,并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试点及研发中心认定,将数字化和智能化触角更充分地延伸到“收转运派”环节,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推动无人快递加速进入千家万户。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一起为这些默默付出的快递小哥们点赞吧!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让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和支持快递行业的发展,共同期待更优质、更便捷的快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