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安吉县的文化宝藏
探秘安吉县的文化宝藏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一座2500年前的越国古墓重见天日,揭开了这片土地上悠久历史的神秘面纱。这座被称为“八亩墩”的古墓,不仅是浙江近20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更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安吉这座被誉为“中国竹乡”的文化名城。
越国重镇的千年遗存
安吉古城遗址是早期越国的重镇和秦鄣郡郡治,历经东周至两晋,跨度长达七八百年,是迄今已知太湖南岸及浙江地区同时期保存最好的越国城址。这里出土的印纹陶器、原始瓷及建筑构件板瓦、铜瓦、瓦当等珍贵文物,见证了春秋战国至两晋时期的辉煌历史。
在古城遗址东南侧约850米处,安吉龙山107号墓(俗称八亩墩)是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主墓封土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两圈陪葬墓围绕四周,现存31座。墓园结构完整,布局严谨,显示了墓主人极高的社会地位,可能是越国侯级贵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安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鄣吴竹扇、安吉竹刻、畲族彩带等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省级非遗项目“项家皮影戏”编排的新剧《大圣归来》,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而“竹叶龙”表演则展现了安吉人民对竹文化的独特理解,舞龙队伍在竹海中穿梭,仿佛一条条翠绿的巨龙在山间腾跃。
竹文化的独特魅力
安吉素有“中国竹乡”之称,拥有300多种竹子品种,其中毛竹最为著名。竹笋四季可食,以冬笋最为珍贵。安吉冬笋在2020年9月就通过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其笋壳紧薄且饱满光亮,肉质白嫩细实,味鲜松脆。
竹文化已深深融入安吉人的生活。竹林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安吉的生态屏障。竹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安吉竹刻、竹扇等手工艺品,不仅展现了竹子的实用价值,更体现了安吉人民对竹文化的独特理解。
近年来,安吉县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大力发展竹文化产业。全球最大的竹子博览园——安吉竹博园,展示了竹子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竹博园不仅是竹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一个集科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安吉的文化宝藏,如同一颗颗明珠,散落在竹海之间。从古老的越国遗址到精美的竹工艺品,从传统的皮影戏到美味的竹笋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安吉的历史底蕴,更体现了安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