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馆&龟山汉墓:探秘千年古城的文化瑰宝
徐州博物馆&龟山汉墓:探秘千年古城的文化瑰宝
徐州,这座拥有2600年建城史的古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这里承载着浓厚的汉文化传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州博物馆和龟山汉墓,探寻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瑰宝。
徐州博物馆:汉代玉器的瑰丽殿堂
徐州博物馆位于云龙山上,原址是乾隆行宫。博物馆占地面积广阔,由陈列主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汉代采石场遗址、乾隆行宫及碑园组成。主馆的七个常设展厅内容丰富,展出了五千余件珍稀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徐州地区的数千年历史尽收眼底。
金缕玉衣:镇馆之宝的绝世风采
在众多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件金缕玉衣。这件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金缕玉衣,是馆内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它不仅是全国出土的二十多件金缕玉衣中年代最早、玉质最好、玉片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更是汉代玉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玉衣由数千片精选玉片组成,以金丝巧妙编缀,每一片玉都经过精心打磨,边缘光滑细腻,金丝与玉片的结合严丝合缝,展现了汉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整件玉衣形制完整,结构严谨,不仅体现了汉代王室的尊贵与奢华,更让人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庄严与神秘。
梁王城遗址:考古发现的时光印记
博物馆内还复原了在徐州邳州市戴庄镇李圩村发现的梁王城遗址考古现场。考古人员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对这里进行发掘,随着地层加深,发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遗址,考古意义重大。春秋末期、周、商、夏……最早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梁王城遗址仿佛一本时光之书,向人们展示出数千年前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故事。
“天工汉玉”:玉器工艺的璀璨明珠
在“天工汉玉”展厅,大量汉代出土的玉器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大理石雕刻的豹形石镇尤为特别。它并非用来镇纸的文房用品,而是当时古人为了防止席子边沿卷曲损坏、用来压席子的生活用品。谷纹白玉璧在灯光的照射下温润细腻,玉璧上饰有整齐的谷纹,看上去异常精致。玉戈虽是武器,但精美脆弱的玉戈却是完全不能用来战斗或防身的。对于古人来说,玉戈多用于祭祀活动,是权力的象征。这些玉戈精雕细致,有巧夺天工的纹饰,美学意义远大于实际用途。
龟山汉墓:地下宫殿的千年传奇
离开徐州博物馆,我们来到位于徐州市鼓楼区襄王北路的龟山汉墓。这里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也是徐州地区唯一明确身份的西汉楚王墓。
地下宫殿:巧夺天工的建筑奇迹
整个墓葬全部穿凿于山腹之中,15间墓室室室相通,构成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墓室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前殿、乐舞厅、武库、车马室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水井和饮马池,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室顶被凿成两面坡顶、四角攒尖顶和覆斗顶,显得高大宽敞。
最令人惊叹的是甬道的开凿精度。两条甬道各长56米,宽1.78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5毫米,这种精度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堪称奇迹。因此,龟山汉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古人如何施工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墓室揭秘:汉代生活的缩影
墓葬虽经盗掘,但仍保留了一些珍贵文物。其中最有趣的是墓道的塞石上刻着类似“墓里只有棺材和遗骸,没有金什么金银财宝,不用费力来盗”的字样,显然这番话并没有阻止盗墓者的脚步。
楚王棺室北墙清晰显现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有人认为是长期渗水或石质不同所致,也有民间传说这是楚王的一缕游魂。墓中还保留了汉代高级厕所的实物,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人的生活细节。另外,古代男女乘车有别,女性的很小且空间密闭,如果是1:1复制,真不知道古代女性怎么坐进去的。
文化传承: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龟山汉墓的布局和设施充分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墓室的结构和功能几乎与生前居住的宫殿无异,展现了汉代王室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丧葬制度不仅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更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生活习俗。
文化瑰宝的价值与意义
徐州博物馆和龟山汉墓作为汉代文化的两大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金缕玉衣、汉代玉器展示了汉代工艺的精湛,梁王城遗址揭示了古代城市的演变,而龟山汉墓则让我们得以一窥汉代王室的生活场景。这些文物和遗址不仅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更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走进这两座文化瑰宝,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年代,感受那份神秘与威严。它们不仅是徐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