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再登春晚引热议,赵本山的缺席与回归
岳云鹏再登春晚引热议,赵本山的缺席与回归
2025年央视春晚如期而至,作为每年除夕夜的重头戏,春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承载着无数国人的记忆与情感。今年的春晚舞台上,相声演员岳云鹏第八次登台,与搭档孙越带来相声《我们一起说相声》。然而,这场表演却因一位观众的建议而引发热议。
岳云鹏的第八次春晚之旅
在节目中,岳云鹏向观众寻求建议,一位观众直言“建议岳云鹏别上春晚”,这一幕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调侃道:“在央视贴脸开大笑死我了”“我承认了这个真不是拖”。这一插曲不仅为节目增添了几分意外的笑料,也反映了观众对春晚节目的期待与要求。
岳云鹏的遭遇并非个例。事实上,他所面临的困境与另一位春晚常客——赵本山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赵本山与春晚的爱恨情缘
赵本山曾是春晚的台柱子,他的小品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然而,近年来他却选择退出春晚舞台。这一决定背后,是赵本山与春晚导演组在节目内容上的分歧。
赵本山认为,春晚的主题应该是快乐,而不是教育。他曾在采访中表示:“人一年365天都在受教育中度过,就这一天也教育不好人,不如就让他们快乐,快乐至上。”然而,春晚导演组却强调节目的“意义”,认为语言类节目应该“有意义”。这种理念上的差异,最终导致赵本山选择离开。
春晚的创新与突破
2025年春晚在形式上做出了大胆创新,首次与B站合作,开启弹幕功能。这一举措让观众能够实时反馈,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正如网友所说:“发弹幕吐槽春晚,绝对是一个今年特别的春节体验。”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了春晚对年轻观众的重视,也反映了节目组对观众意见的开放态度。正如赵本山曾经表达的“春晚的主题是快乐”这样的观点,多年后春晚用一种形式呈现了。这种互动方式让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节目的一部分,为春晚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晚的时间困境
岳云鹏的相声表演因时间限制而未能完整呈现,这一情况与当年赵本山的经历相似。为了保证零点敲钟的准时,岳云鹏主动压缩表演时间,这一举动体现了演员的职业精神。
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对春晚节目时间安排的思考。演员表演节目,本来就要有松弛感,更要做到张弛有度,如果安排的时间太紧凑,就会造成紧张的感觉。本来可以正常发挥的表演,如今却弄得紧张兮兮,这样不但对演员是一种伤害,也是对观众朋友们的不尊重。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拘泥于某种形式,春晚本来是阖家团圆时刻,早几分晚几分又怎么了,又不是向太空发射火箭。如果为了体现严谨性,也为了让零点钟声,能够准时准刻地响起,那也不用去虐待演员,完全可以采用折中的方法。比如在零点钟声响之前几分钟,不要再安排什么表演节目,可以插播一段公益性广告,就可以解决时间长短的问题。
春晚的未来方向
从岳云鹏的遭遇中,我们看到了春晚在节目安排上的困境;从赵本山的退出中,我们思考着春晚的定位与方向;从B站的加入中,我们看到了春晚的创新与突破。春晚作为一档承载着国人记忆的节目,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需要在艺术性与娱乐性之间做出选择。
或许,正如赵本山所说,春晚的主题应该是快乐。在追求“有意义”的同时,不要忘记给观众带来欢笑。只有这样,春晚才能真正成为一台全民共享的盛宴,才能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陪伴着我们,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