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骑摩托的你,如何保持健康?
长期骑摩托的你,如何保持健康?
长期骑摩托车对身体有何危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张紫机指出,长期骑摩托车可能带来多种健康问题,包括颈部不适、关节损伤、影响生殖系统、易患感冒、影响听力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
1.颈部不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颈部肌肉劳损,引发疼痛。
2.关节损伤:骑行中关节易受风寒,可能造成关节炎。
3.影响生殖系统:男性睾丸长期受挤压和高温影响,女性盆腔血液循环受影响。
4.易患感冒:骑行时风大,身体易受寒。
5.影响听力:发动机噪音可能损伤听力。
总之,长期骑摩托车可能带来多种健康问题,应注意防护和适当休息。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关键在于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和做好日常保养。
错误骑行姿势的危害
在摩托车论坛相关话题的讨论中有许多摩友对上述两个问题表示不解,尤其是第二个问题,都说骑车等于健身,可是自己的小肚腩却越来越大!甚至是同时购入同款车的摩友却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
究其原因是骑行姿势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有些骑行姿势是大错特错的;错误的骑行姿势不仅会快速疲劳,让小肚腩变大,同时还会对骨骼产生不良影响。而这种错误骑行姿势却又以相当程度泛滥于摩托车女骑手圈里,来看一张典型的错误骑行姿势图片。
从这张图片里能否看出问题所在?
虽然这是一种渲染图但是现实中确实有许多女骑手会以相同的姿势骑行,其特点是脊柱呈现出S型曲线,而这样骑行姿势是典型的“骨盆前倾”;或许“骨盆前倾”的概念不是很容易理解,那就简单的理解为往前挺小肚子并往后收臀部,这个姿势就会造成骨盆前倾。
为何有一部分女骑手喜欢采用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
答案非常简单:
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可以让凸显臀部,可以让腿部的姿态更显跳跃,也可以让胸部更加明显的展现;说白了就是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可以凸显身材,而有一些女骑手通过图文或Vlog展示骑行的初衷不是为了展现技术,而正是为了展现跳跃的身材,所以才会潜意识的采用这种令人作呕的骑行姿势。
建议不论是女骑手还是男司机都不要采用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原因首先是这种骑行姿势充满“X·暗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无非是“缺乏情义”的气息,话不好听但这可能是大多数男性骑手的普遍观点。其次是骨盆前倾很容易让小肚子变大,当然也能够让臀部变得上翘和胸部变得突出,只不过也会塌腰——久而久之会对腰部产生较大的压力,长时间的骑行,以及骑行过程中车辆颠簸起伏都会对腰椎产生相当程度的冲击;要知道车辆的颠簸起伏会同时作用于前后减振器,悬架行程收缩的过程中会从两个方向产生作用力来对腰部进行冲击。
男司机更不要采用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尤其是驾驶ADV、街车、巡航车等车型的话;因为骨盆前倾会让上半身的重量作用于骨盆前倾后的正下方,这个位置有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叫做“前某腺”,长时间采用该姿势骑行的话,后续怕是小解都会变得有些麻烦。
这样的男司机和女骑手凑到一堆,一直用这种骑行姿势的话,最终怕是只能“鸡飞蛋打”。
后仰骑行也不好
骑行姿势一定不宜采用骨盆前倾姿势,然而有一些骑行教练甚至建议学员采用该骑行姿势,这就有些不合理了;重点是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会让上半身变得僵硬,对把手和车身姿态的控制能力与修正效率都会降低,骑行安全性会变差。
所以有一些司机喜欢后仰骑行,这种骑行姿势在美式改装车圈里很常见;比如使用超高手把,司机像大猩猩一样的伸展双臂搭在手把上,骑行姿势明显向后靠。
然而这种骑行姿势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上半身的重量会全部压在臀大肌和尾椎上;骑行时间不用很久就会感觉到麻,骑行时间久了很有可能对坐骨神经产生影响,其次则是引发某部位的静脉团块,会很疼哦。
正确骑行姿势
摩托车的正确骑行姿势一定是最放松的骑行姿势,上半身不会是垂直的、不会是后仰的,应当是略微前倾的;同时骨盆应采用中立位,也就是最放松、最自然的曲线。同时上半身应当略呈现弓形,重量压力不至于全部给到臀大肌和尾椎,大腿两侧的肌肉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承载作用。
采用这种骑行姿势还能减轻双臂的压力,反之,骨盆前倾的骑行姿势会将上半身的重量压到手臂和手掌上,此时怎么可能灵活的控制把手呢?
最后再讲一个冷知识,时常可以见到有些摩托车以“刹车灯常亮”的状态骑行,这些司机如何做到一边刹车一边加速呢?
这也是一种错误的骑行习惯,有些司机会把右脚搭载刹车踏板上,以防止应对;可是不同车辆的刹车虚位有差异,有些车辆轻微搭上刹车踏板就会导致刹车片接触刹车盘,这就会造成制动器的高温和使用寿命的缩减。
正确的操作应当是把右脚放在刹车踏板的右侧,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脚中后部搭在省力踏板上,通过支点可以轻松且迅速的完成前脚掌换位,刹车一样可以保证及时有效。
养成这样的骑行姿势与刹车习惯,骑车会轻松许多,平时骑一百公里,之后骑两百公里也不见得会感觉到臀部、腿和胳膊麻。
日常保养方法
即使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长时间骑行后身体仍会感到疲劳。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缓解方法:
做拉伸操:不管在骑行前还是骑行后,都要做做拉伸操,骑行前做能让我们紧绷的肌肉得到舒展,在骑行过程中不易受伤;骑行结束后做可以让我们长时间用力的肌肉得到放松,避免第二天走路困难。及时拉伸肌肉能够有效地纾解紧绷,除了能够预防肌肉酸痛 之外,还能让身心得到放松。在做拉伸操时,记得要搭配呼吸,慢慢伸展,避免用力过猛拉伤到肌肉。
泡温水澡:在结束激烈的运动后,泡温水澡绝对是一大享受,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身体也能得到放松。
如果家里没有浴缸的话,可以选择泡脚或淋浴,先用热一点的水再用温水,这种方式对缓解肌肉紧绷也很有效。
冰敷:长时间骑行后,在肌肉紧绷的状态下可以选择用冰敷的方式来放松肌肉。冰敷小腿、大腿或膝盖等地方,差不多十分钟左右可以很有效的缓解肌肉疲劳。我们也常常看到极限运动人士常常使用到冰块来缓解肌肉。
补充柠檬酸:运动过后我们除了要补充水分以外,还要多吃含有柠檬酸的柑橘类水果或是酸梅等食品,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效果。就像脉动这种功能饮料最多人买的就是柠檬味,与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除此之外,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恢复活力的关键。骑行虽然辛苦,但也是一种享受和挑战。你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骑行后的疲劳和不适。
特别关注:职业骑手的健康
对于职业骑手来说,长时间骑行是家常便饭。外卖骑手田蕾说,她想了许多办法,尽量用时长来弥补差距,这就包含舍弃自己的“爱美之心”。做外卖员后不久,她特地剪掉长发,省去打理时间,每天也无暇涂抹防晒霜和护肤品,几年下来,她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眼角爬满深深浅浅的皱纹。有一次,看到一位女骑手的马尾染成了棕色,田蕾“心里痒痒”,狠心花一大笔钱找理发店把短发烫成了小卷。不过,为了在系统随机抽查时把验证时间控制在10秒内,田蕾选择“把工服和头盔‘焊’在了身上”,这也导致新发型每天被头盔压得瘪瘪的,再也没有刚烫完时的蓬松感。这件事后,她决定“再也不花冤枉钱去捯饬自己”。不过并不是所有女骑手都能下定决心,剪掉长发,舍弃对美的各种追求。
工会的关心让女骑手更有幸福感
事实上,社会上不少人关注到女骑手这一群体,守护她们的身体健康和美丽。今年,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女骑手梦想守护者计划,“三八”妇女节期间,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5个城市的外卖柜内,为每天不停奔波的女性骑手提供面霜、防晒乳等修护礼盒,守护她们的皮肤健康,让女骑手们熟悉的外卖柜变身“梦想守护自愈站”。
市总工会及各级工会也关注到了她们的情况。去年,上海市职工帮困基金会就结合2023年上海工会助力万名职工“点亮微心愿”项目,重点聚焦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群体)中的女性从业人员,通过赠送护肤套装,为她们点亮美丽“微心愿”。同时,上海市职工帮困基金会还依托市总工会官方微信“申工社”平台开展“寻找身边的女骑手”活动,赠送价值500元的爱心护肤套装。“我们平时风里来雨里去的,手上、脸上被风吹得很干燥,护肤品对我们来说很实用!”女骑手们领取到工会送出的护肤套装后,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工会“满满的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今年全市各级工会对女骑手的关爱都特别“接地气”:如松江区方松街道总工会在走访调研中精准对接骑手需求,为他们定制的温暖大礼包中,加上了骑手冬季专用保暖手套、防风双层保暖头戴耳罩、护颈骑行面罩等冬季“刚需品”。又如奉贤区奉浦街道总工会在辖区各户外爱心接力站内,专门为女性户外职工准备了卫生巾等用品,让她们切实感受到工会的温暖和关爱。
(《劳动报》记者陈恒杨)
作为职业骑手,他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疲劳,还要应对各种天气条件带来的挑战。因此,社会各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比如提供必要的保暖用品、护肤品等,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通过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和做好日常保养,长期骑摩托车带来的健康问题是可以有效缓解的。希望每位骑手都能在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