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院李明医生:创新消融技术让肺结节治疗更精准
上海十院李明医生:创新消融技术让肺结节治疗更精准
在肺磨玻璃结节诊疗领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李明医生堪称权威专家。他不仅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还执笔制定了国内首部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中西医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他创新性地提出手术+消融组合方案,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创新的手术+消融组合方案
李明医生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手术切除虽然效果确切,但对肺功能影响较大,且部分患者因年龄或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为此,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手术+消融的组合治疗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是在保留传统手术优势的同时,利用消融技术对部分结节进行原位灭活。具体来说,对于多发性肺结节患者,可以先通过手术切除主要病灶,再对剩余的较小结节进行消融治疗。这种组合方案既能确保主要病灶得到彻底清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同时减少手术创伤。
肺结节消融技术的独特优势
肺结节消融技术是李明医生团队的另一大创新。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肺结节冷冻消融术,并发明了冷冻消融圆头针,有效避免了穿刺和消融过程中对血管、支气管和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
与传统手术相比,消融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 创伤小:仅需局部麻醉,通过一根细针即可完成治疗,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1-3天)。
- 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合高龄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 疗效确切:早期肺癌患者消融后5年无复发率高达99%以上,与传统手术相当。
- 定位精准:在Lung-Mapper导航系统引导下,穿刺误差可控制在1mm内,确保治疗精度。
临床案例验证疗效
78岁的李大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因肺气肿、冠心病无法接受传统手术,但通过肺结节消融术后,15mm的肺结节被彻底消除,术后仅留一个针眼,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两年后的复查显示肿瘤完全消失,达到了临床治愈。
另一位35岁的孙女士,CT报告显示有8个磨玻璃结节,最大的从8mm增长到10mm。经过消融治疗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但消融范围完全覆盖病灶。术后仅1天就能骑自行车回家,2年后的复查显示消融后的瘢痕仅剩细条索,病灶达到彻底治愈。
AI辅助提升诊疗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李明医生团队还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AI系统能在短时间内精准分析海量影像数据,快速识别微小结节,降低漏诊率。同时,系统还能对结节的性质、直径、体积等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为医生提供关键参考依据。
未来展望
李明医生表示,虽然消融技术在肺结节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例如,结节大于3cm或已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仍需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小于0.5cm的纯磨玻璃结节,可以选择定期观察。
目前,李明医生团队正在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进一步优化消融技术的适应症和操作规范。同时,他们也在探索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希望通过中药调理等方式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肺磨玻璃结节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