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拿影后,95花搞流量,85花困在古偶?
00后拿影后,95花搞流量,85花困在古偶?
第三十七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颁给了00后演员李庚希,这一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现场有人质疑"黑幕",网友也对李庚希的实力表示怀疑,认为她是靠背后资源得奖。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不同代际女演员发展路径的思考。
00后影后,95花流量,85花困在古偶?
在85后花旦的恩怨情仇、95后花旦在偶像剧赛道上越走越远的时候,00后演员已经凭借《在一起摇太阳》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李庚希首次提名金鸡奖就获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相比之下,周冬雨、巩俐等人获奖时年龄都较大。
网友质疑李庚希获奖是否靠后台、靠资源,也有人认为这标志着内地小花旦格局即将发生变化。因为90后和95后花旦们还困在偶像剧和流量里。
90后两大顶流杨紫和迪丽热巴,前者因外形条件常被诟病,转型困难;后者演技备受争议,索性留在偶像剧舒适区。有些演员演配角时惊艳,做主角时却平庸,投资回报率不高,资源不断降级。例如陈瑶在《无心法师》后出演《致青春》,但口碑收视皆不佳。
不过,相比于前辈,90后和95后花旦的网感更强。在剧集营销宣传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虞书欣、赵露思在《永夜星河》《珠帘玉幕》宣传期间,都在社交媒体上卖力宣传。
在小红书上,她们也都走出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路子。虞书欣同款美瞳、唇釉成爆款,赵露思更是带火"露思式穿搭",至今都有无数粉丝争相效仿。营销的也不是演技,而是美貌、穿搭、金句等等。而且参演的也都是古偶和现偶这一卦,扛不起正剧。
到了85后花旦这一代,星光和实力确实比她们高。但对比以前的老牌,明显黯淡了许多。她们是电视剧,尤其是古偶的中流砥柱。每个人都拥有家喻户晓的角色,而且电视收视率让她们的国民度非常高。
刘亦菲凭借《仙剑奇侠传》赵灵儿,早早奠定了古偶神仙女主的不破地位。杨幂、刘诗诗、唐嫣也在《仙剑奇侠传三》混出了头。赵丽颖虽然红得最晚,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陆贞传奇》正赶上互联网流量时代。
但是相比于前辈,她们的转型路都很困难。杨幂被称为"票房毒药",刘亦菲虽拿到了《花木兰》女主,但票房和口碑并不乐观。奖项也很少。古偶一代目前只有赵丽颖混出了头,前两年呼声最高的冲奖85花热依扎、童瑶,这两年因接戏规划不佳,似乎也突然失去了势头。
即便是转战幕后,也一直是资本游子,没能像上一代的大花们叱咤股市。兜兜转转一圈后,她们仿佛又都回到了单打独斗的状态。从前年开始,一水儿地回归古偶。不得不说,年近40 的85花属实走到了一个尴尬境地。
如果说85花好歹有"角色滤镜"护体,国民度也让她们成为能扛收视率的存在。
尽管花旦更迭速度越来越快,但最为八卦er津津乐道、能被尊称一句"大花"的,还得是70年代的女演员。其中翘楚,便是"四旦双冰"。她们的作品基本以电影为主,更为难得的是,样貌气质、银幕戏路互不撞型,事业生涯中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划出了一个个娱乐圈女明星的参考模板。
《还珠格格》后,赵薇出演多部港片;2003年之后,周迅也告别电视剧,并在35岁时,成为华语影史上第一个凑齐三金的女演员。在"双冰"的上位中,电影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手机》让范冰冰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奖杯——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成功打开通往大银幕的通道。《天下无贼》虽然没有让李冰冰拿到百花奖,但也证明了自己有拍电影的价值。其他的70花,像汤唯、宁静、殷桃、秦海璐等等,也都是手握重要奖项。
那会,她们是商业、演技两手抓。徐静蕾2004年就开始转战幕后,赵薇转战资本市场,也留下了一些惊人故事。某冰冰虽然靠着红毯博尽眼球,但也没忘了出演文艺片证明演技。一部《观音山》,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到手。
为什么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看完之后,不难发现,后辈演员们都没有达到前人的高度。一方面是因为时代不同。大花最活跃的本世纪前十年,恰好也是中国电影开始学习好莱坞,探索市场化的时候。内地第五代导演的创作兴趣逐渐由美学实验转向商业大片,香港导演也大批北上,大银幕对明星演员的需求猛增。章子怡、周迅都是个中受益者。那时,没有粉丝控评,必须靠真实力,获得大众的肯定。证明自己实力的方式就是拍优质大片,跟大导,拿电影奖。周迅和范冰冰都给章子怡作过配,但这是在她们没拿到重量级奖项时的情况。拿奖之后,大家同列巅峰,王不见王。但到了85花这一代,大环境发生变化,粉丝文化、流量逻辑改写行业规则。互联网流量时代摧毁了演员进阶模板、评判体系。粉丝的标榜变成了代言数量、代言title以及杂志封面的数量、销量。到了90、95花这一代,短视频的兴起又瓦解了"明星权威"。过去,社交媒介不发达,明星能影响观众,但现在是观众选择明星。这就导致"明星权威"瓦解,观众的"个人权威"上升。所以,比起拓荒,小花们更愿意在舒适圈打转,当"网红"积攒人气。另一方面则是实力确实不如前辈。后辈演员虽受益于流量,但也为流量所困。由于她们的国民度,使得视频网站将她们作为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批量投放到互联网古偶剧,一直在古偶流水线作品中不断被模式化的角色形塑。从没有一个正常的艺术环境,给她们打磨自己演技的过程。所以,即便有心想通过正剧转型,制作公司也很少考虑她们。况且,演惯了古偶,与电影天然有壁,且曝光度过高,并不利于电影表达。
再者说,大花们仍然手握资源,后来者难以瓜分。拿85花来说,她们年轻的时候,四旦双冰仍处鼎盛时期,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压制了小花的上升之路。在今天,转去幕后的大花也在培养自己的新人,留给其他人的机会就更少了。李庚希由徐静蕾带入圈,《小欢喜》《漫长的季节》让她拥有了姓名;周也是李冰冰公司新人,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就是《少年的你》,入围金鸡奖、百花奖。
内娱花旦,青黄不接
今年,"四旦双冰"中,最年长的李冰冰已经51岁,最小的范冰冰也已43岁。她们大多数已半退休干起了别的。李冰冰上一部电影在22年;徐静蕾,18年后再无作品。两位还珠咖,因为犯错,已经消失在公众视野。大花们纷纷减产,让出了位置。按说应该有新的一批花旦们迎头补上,但放眼望去,除了周冬雨成为第三个三金影后,她们似乎后继无人。新的女演员们不再执着于在电影路上拼搏,不再执着于获奖。
诚如前面所说,电影之外的成名道路多了起来。综艺、代言都可以算作实绩。趁着还青春貌美,没必要在电影这条路上死磕到底。
但是她们连个性都很模糊。例如白鹿,一边在发布会或采访中说"自己是个男人",一边在抖音热舞。而在戏里,又喊着无情道的口号、做着恋爱脑的行为,以至于被指自相矛盾。
而且现如今,占据电影市场头部的,是宏大叙事的大男主戏、拼盘群戏、热血动画、喜剧。女性角色越发边缘,可有可无。
大花们站上顶峰的背后,是实力与商业价值的共同作用。是把年轻时美貌的资本,转变成那些就算老去也无法撼动资本。但如今,那股托举她们的时代浪潮似乎消失了。潮水退去之后,留下来的也只有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