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两亿人的健康隐患,这些危害不容忽视!
高尿酸血症:两亿人的健康隐患,这些危害不容忽视!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小峰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教授郑法雷指出,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导致痛风,还会损害全身器官。据统计,中国约有两亿人患有高尿酸血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提高公众认知度,4月20日全国百家三甲医院将举行相关主题活动。专家提醒,控制尿酸水平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进行干预。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虽然高尿酸血症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它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痛风:最直接的后果
当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超过饱和度时,尿酸盐会在关节处结晶沉积,引发剧烈的关节疼痛,这就是痛风。痛风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关节红肿热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脚趾,但也可能影响手部关节、膝盖、肘部等。痛风的疼痛程度非常剧烈,甚至超过分娩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肾脏损害:沉默的杀手
高尿酸血症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管堵塞,影响肾功能。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肾脏病发生的风险就会增加71%,肾功能恶化的风险增加14%。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严重时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视的风险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尿酸盐结晶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引发凝血障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尿酸水平每升高99.96μmol/L,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27倍。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代谢综合征:多重健康隐患
高尿酸血症常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相伴。它会显著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此外,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加重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如何诊断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大于420μmol/L(男性和女性标准相同)。此外,还可以通过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和肾脏尿酸排泄分数进行分型诊断,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饮食调整
-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对于高嘌呤的植物性食物,可以通过煮后弃汤的方式减少嘌呤摄入。
-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g,水果250-300g。
- 适量摄入奶制品:鼓励每日摄入300ml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
- 限制酒精和高糖饮料:任何含酒精的饮品都不利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避免饮用。同时要限制含糖饮料和高果糖食物的摄入。
- 保持充足水分: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3000ml,有助于尿酸排泄。
科学运动
- 坚持有氧运动:推荐慢走、游泳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应选择节奏可控的运动方式。
- 注意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越大,血尿酸浓度越高。建议选择中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 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年轻化趋势: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与年轻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高热量、高嘌呤的饮食,加上久坐不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增加了患病风险。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上升,也加剧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定期监测和规范治疗
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非常重要。建议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痛风病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查。一旦发现血尿酸水平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目标是将血尿酸控制在理想范围(240-420μmol/L),以预防痛风发作和相关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尿酸水平,守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