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医疗运输常态化:南京开启空中“生命线”
无人机医疗运输常态化:南京开启空中“生命线”
近日,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传来好消息:由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浦口区人民医院、浦口区中医院的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航线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这是继湖北十堰之后,又一个实现无人机血液运输常态化运营的城市,标志着我国无人机医疗应用迈入新阶段。
无人机医疗运输:从试点到常态化
在南京,搭载血液冷藏箱的无人机从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起飞,经过15分钟固定航线飞行,稳稳降落在浦口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前的空地上。这一场景已成常态,日均开展飞行任务4架次,大大缩短了血液等医疗物资的配送时间,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
这一突破得益于联合飞机集团推出的“低空+医疗救护”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无人机速度快、灵活性强、精准度高等优势,特别是在偏远与紧急救援场景中,展现出对传统地面运输模式的颠覆性革新。
在湖北十堰,联合飞机Q20无人机已将血液从血站运至医院的时间减少了70%。在广东深圳龙岗,Q20无人机完成了全国首个“体检车+无人机运输”项目,优化了样本送检流程,提高了检测速度。
政策助力,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机遇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国家医保局也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明确航空器转运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为无人机医疗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未来可期:低空经济开启医疗新纪元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人机运营单位总数超过2万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2666万小时,同比增长15%。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到具体年份有望突破X亿元。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无人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从紧急物资配送到样本运输,从远程医疗服务到医疗设备运送,无人机正在改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带来更快、更便捷的医疗保障。
结语
从南京到十堰,从试点到常态化,无人机医疗运输正在我国快速推进。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加入这一行列,为患者架起空中“生命桥梁”,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守护生命、传递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