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网约车司机:月入万元成泡影?
宁波网约车司机:月入万元成泡影?
近日,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曾经被视为“香饽饽”的网约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据统计,目前宁波市有超过679万名网约车司机,但受市场饱和、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不少司机的月收入已从之前的数万元降至仅几千元,甚至更低。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已发出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2023年5月,三亚、东莞、温州、长沙、遂宁等城市就曾发布预警,指出“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目前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宁波市也宣布暂停受理两家日均订单双合规率低于99%的平台新增车辆许可申请,释放出市场趋于饱和的信号。
从数据来看,全国网约车日均订单量约为19.6万单,单车日均订单12.8单,单车日均营收220元(未扣除成本)。这意味着扣除油费、车辆折旧等成本后,不少司机的实际收入已难以维持生计。一位在宁波从事网约车行业的王师傅表示:“以前一个月还能赚七八千,现在好的时候只能拿到三四千,差的时候两千都不到。”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市场供需失衡是收入下降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679万名网约车司机,而订单量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司机数量的增速。这导致了单车日均接单量的下降,进一步压缩了司机的收入。
其次,政策收紧提高了从业门槛。为了规范市场,许多城市开始实施更严格的网约车管理政策。例如,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新规定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拥有价值不低于15万元的车辆,这无疑增加了想要加入行业的司机的负担。
平台抽成比例过高也是影响司机收入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主流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普遍在20%-3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27%。这意味着司机们辛苦一天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上交给平台。
此外,订单价格下滑进一步挤压了司机的利润空间。一位在宁波从事网约车行业的陈师傅表示,同样的30公里订单,过去能到手60元到70元,现在却只有50元左右。同时,空车时间也在增加,过去10个小时的接单过程中只有1个小时会空车,而现在空车时间已增至3小时。
面对收入持续下滑的困境,不少司机开始谋求转行或发展副业。陈师傅表示:“收入跟原来相比下滑之后,会有换工作的念头,今年年初对比过去这个想法更加迫切。”但转行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面临技能转换的挑战。
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司机的生活,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影响。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减少意味着他们的消费能力下降,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司机收入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这将对城市的交通和出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当前的困境,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平台和司机需要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避免过度竞争;平台需要降低抽成比例,提高司机收入;司机则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粘性。只有这样,网约车行业才能走出低谷,重新焕发活力。
对于有意进入网约车行业的从业者,专家建议需谨慎考虑。宁波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布行业风险提示,提醒驾驶员不要轻信“月入过万不是梦”的宣传,应详细了解运营成本和实际收入,客观评估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