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银行第二期债券:投资新宠?
进出口银行第二期债券:投资新宠?
2025年1月1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增发2024年第十三期金融债券,这是一只3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债,票面利率1.67%,增发金额不超过50亿元。作为政策性金融债券,该期债券由国家给予信用支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宏观经济形势与债券市场供需
2024年,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弱修复进程中,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债券市场收益率呈现总体下行态势。进入2025年,在稳增长诉求增强、宏观政策加码背景下,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修复,但经济回升过程中仍需要宽货币相配合。
从债券市场供需来看,截至2024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4.20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持有政策性金融债0.88万亿元,占比21.2%。这表明政策性金融债在境外机构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地位。
投资价值分析
从多个维度分析,即将发行的第二期债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经济增长维度:当前宏观经济处于弱修复阶段,经济增长预期放缓,有利于债券市场表现。
通胀维度:预计2025年全年核心CPI同比在0.5-0.8%,PPI同比在-1%-1%,低通胀环境有利于债券收益率下行。
政策维度: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充裕,财政政策托底力量加大,政策环境有利于债券市场发展。
汇率维度:虽然汇率承压可能对政策利率下调形成短期制约,但不会改变债券市场的长期趋势。
利差维度:当前利率债(国债及政金债)的利率点位水平、期限利差、品种利差均处于较低水平,具有投资价值。
情绪维度:高收益资产缺乏,多头情绪仍将大部分时间处于主导,市场情绪总体偏向乐观。
供需维度:债券净发行量提升,但需求仍然旺盛,化债驱动下信用利差维持低位。
投资建议
综合来看,即将发行的第二期债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而言,该债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然而,投资者也需关注短期市场波动,如政策利率下调预期、汇率变动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下,政策性金融债券作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特别是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言,该类债券能够提供稳定的回报和较好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