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5个鉴别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5个鉴别要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ukon.cn/new_detail/209.html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其表现复杂,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如何区分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呢?

症状表现

相同点:

  • 幻觉:两者都可能出现幻觉,但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幻觉多为短暂且与情绪状态一致。
  • 妄想:双相情感障碍在躁狂期可能出现夸大妄想。

不同点:

双相情感障碍

  • 抑郁期:情绪低落、消极幻听。
  • 躁狂期:情绪高涨、夸大幻听和妄想,言语过多并与人互动。
  • 行为:相对安全,无攻击性。

精神分裂

  • 幻觉:常见多种幻觉(幻听、幻视等),难以区分真假。
  • 妄想: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等,妄想内容荒谬。
  • 语言:自言自语、内容与环境无关。
  • 行为:大吵大闹、打人毁物等,行为危险。

无论是狂躁期还是抑郁期,双相情感障碍都可能伴有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跳跃等),但精神症状与情绪有关,可能是在情感高涨或低落时产生,与患者的心境相协调。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的情绪症状缓解,精神症状也会随之缓解。如果不是在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时出现的精神病性症状,一般不考虑双相障碍的诊断,应考虑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则比较顽固,与情绪无关。

首发年龄

双相情感障碍

  • 通常在20岁以上首次发作。

精神分裂

  • 多在22岁以下首次发作,男性在18-25岁,女性在25-35岁。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年龄要明显小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起病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

  • 遗传因素:家族史明显。
  • 生物学因素:神经内分泌、生物节律异常。
  • 环境因素: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触发。

精神分裂

  • 遗传因素:家族史明显。
  • 脑结构异常:如脑室扩大、皮质萎缩等。
  • 环境因素:童年创伤、社会压力、药物滥用等。

与双相情感障碍相比,精神分裂有着更为明显的慢行发展性病史

间歇发作期

双相情感障碍

  • 周期性发作:抑郁或躁狂发作后自行恢复,间歇期情绪正常。
  • 病程:发作间隔时间不定,可能为几周或几个月。然后循环发作。

精神分裂

  • 持续性或发作性:症状可持续或间歇发作,缓解期常有残留症状,社会功能下降。
  • 病程:慢性发展,病情随时间推移可能加重。

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周期性比较强,精神分裂的病程则多为持续性进展

治疗方式

双相情感障碍

  • 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拉莫三嗪),抗抑郁药、抗躁狂药。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治疗。
  • 物理治疗:可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治疗,对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可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精神分裂

  •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齐拉西酮、鲁拉西酮、阿立哌唑)。
  • 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疗法。
  • 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总结

双相情感障碍以情感波动为主,伴随一定的精神病性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随情绪变化而变化。精神分裂症则以幻觉和妄想为主要症状,病程更为顽固,症状持续时间长,社会功能影响更大。这些细致的比较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管理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